第五百二十七章 時代的成就(第1/2頁)
章節報錯
後世的年輕人如果讓他說出幾個香江歌手的名字,會毫不遲疑地說出許多,當然時代的不同他們記憶中著名的歌手也是不一樣的,不過就算這樣許多人對香江歌手的瞭解和喜愛有著不同看法,那些號稱“殿堂級”的歌手一定會在這個名單上。
可是有一位香江歌手90後出生的年輕人知道的很少,甚至都沒聽過他的名字。但這個人在八十年代,尤其是八十年代中期在國內卻是家喻戶曉。
當時的人們或許沒聽說過林子祥的名字,也不知道譚校長和哥哥究竟是誰,但上至七八十歲的老人,下至剛剛上學的孩子卻全知道張敏敏是誰。
1984年,一首《我的中國心》讓全國人民一夜間都認識了這個身材矮小,穿著西裝,戴著一副眼鏡文質彬彬的香江歌手。
河山只在我夢縈,祖國已多年未親近,可是不管怎樣也改變不了我的中國心……。
大氣磅礴的音樂聲響起,那帶著深情的歌聲在耳邊迴盪,黃霑的這首歌寫出了海外遊子對祖國思念,而歌手張敏敏的演繹卻給予了這首歌的靈魂,讓它為世人所知曉。
張敏敏呀,宋援朝心裡不由得感慨,張敏敏作為在內地紅極一時的香江歌手,他在八十年代中期的名頭一時無兩。
可惜的是張敏敏只是曇花一現,他從出名到消失僅僅只有短短的兩三年,很快就全無蹤影。之所以會這樣,那是因為張敏敏個人的原因和當時香江歌壇的特殊原因導致的。
作為一個香江歌手,張敏明在內地出名前並不算真正的出道歌手,就像羅陽說的那樣,他的本職工作僅僅只是一個電子錶廠的工人,唱歌是張敏敏的愛好,雖然他歌唱的不錯,也拿過兩個比賽的冠軍,但相比那些著名的職業歌手而言,張敏敏的歌聲雖然包含情緒,易打動人心,可從演唱的技巧能專業來看充其量只是業餘歌手。
而且張敏敏的容貌很是普通,瘦瘦小小的個頭還戴著一副眼鏡,這樣的容貌並沒什麼突出,在娛樂界有著先天不足。再加上張敏敏是在內地出的名,這就更被香江歌壇所排斥了。
出名後的張敏敏回到香江並沒有想象中的一炮而紅,雖然他當時在內地紅得發紫,可作為香江人他的事業和家庭卻不在內地。
兩地的許多不同導致了張敏敏在香江的歌手事業停滯不前,奮鬥了幾年後依舊在當地紅不起來,後來他還當過演員拍過戲,跑過幾次龍套後發現自己沒有表演天賦,心灰意冷的張敏敏只能回到他的本職上去,繼續幹起了關於電子行業方面的工作。
後世,宋援朝倒是聽說過張敏敏的情況,那時候張敏敏雖然依舊熱愛唱歌,卻已打消了繼續走歌壇的念頭,成了一家小公司的老闆。
時代造就了張敏敏,也讓他在中國歌壇上留下了濃濃的印記。可同樣因時代的特殊原因限制了張敏敏,沒讓他能在這條路上走的更遠,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重歸黃金年代】 【】
羅陽的公司居然推薦了張敏敏,這讓宋援朝很是驚喜。如果能拿下張敏敏,對於張敏敏本人和羅陽來說都是一個機會。
張敏敏之所以在歷史上回到了香江發展,固然有許多原因,可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他在內地沒有渠道和人脈。他的登臺和出現只是一個偶然,爆紅後鑑於身份和內地和香江的不同,並沒有留在內地發展的機會,所以只能返回香江。
假如羅陽把張敏敏簽入他的公司,以羅陽的背景和實力這些就絲毫不成問題了。
況且,在宋援朝的心裡,對於張敏敏這個歌手是很喜歡的,也為他前世的消失而覺得惋惜。
“聽人說過,這個人在香江業餘歌手似乎小有名氣,對了,他好像有一首歌叫《我的中國心》,你可以到時候問問他,找來聽一聽。”宋援朝點點頭道,他記得這首歌去年黃霑就寫出來了,張敏敏在得到這首歌后非常喜歡,特意登門拜訪請求黃霑把這首歌交給他來唱。
雖然黃霑在聽了張敏敏的演唱後覺得他在專業上雖然差些,但演繹的感情真摯無可挑剔,這點和自己寫這首歌的用意貼切,就此爽快地就答應了張敏敏的要求,從而把這首歌交給了他。
從時間來看,張敏敏應該已經錄製了這首歌的錄音帶了,只不過因為這首歌不是流行歌曲,再加上其他因素並沒有在香江歌壇引起太大的反響,直到今年,順利舉辦了第一屆春節聯歡晚會的黃導演在一次偶然的出差中,在計程車上聽到了這首歌的磁帶,從而動了把張敏敏邀請來參加第二屆春節聯歡晚會的念頭,從而讓這首歌走進了千家萬戶,也讓國人認識了張敏敏這個歌手。
“《我的中國心》?”羅陽記下了這首歌的名字,對於宋援朝說的聽說過張敏敏的託詞他也並不意外,前面自己也說了之所以公司會推薦張敏敏給自己那是因為盛華公司的原因,而宋援朝是盛華的大老闆,所以從這點來講宋援朝聽說過張敏敏也不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