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傻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宋援朝怎麼都沒想到陸海榮找自己說這個事的真正原因是為了幫他做最後的選擇,或者說陸海榮雖然已經下了決心,卻因為心中僅存的那絲顧慮希望有人能夠給他打打氣。
宋援朝一時間不知道怎麼說好了,他不得不承認陸海榮找自己說這事算是找對了,如果說這個世界上有誰能給陸海榮最好建議的話,恐怕非宋援朝莫屬。
最終,宋援朝還是給了陸海榮認可的建議,這個答覆讓陸海榮興奮不已,因為在他看來宋援朝的認可是對他決定的認可,同時也堅定了他的信念。
其實宋援朝也清楚,無論自己如何回答以陸海榮的內心他最終還是會走這一步,別看陸海榮平日裡很少說話,性格也內心靦腆,可這樣性格的人一旦做出決定是很難被外人所改變的。與其這樣,倒不如順水推舟,給陸海榮更多的鼓勵,這樣對他未來出國留學的選擇更好些。
陸海榮準備去美國留學,而沒有選擇一水相隔的東瀛。雖然現在提倡的是中日友好,兩國正在蜜月期間,這些年去東瀛留學的人可不少。
因為陸海榮學的是經濟,在他看來相比東瀛,大洋彼岸的美國在這方面更優秀些,而且也能夠更好的讓他求學。
陸海榮的英文還算不錯,他和宋援朝他們不同,陸海榮和李曉芸一樣都是應屆畢業生考上的京師大學,英文方面算是有點基礎。而且在大學一二年級時,陸海榮已經在自修英文了,雖然口語差些,可書面英文還是可以的。
現在的自費留學和後世不同,而且這時代由於中美關係也非常不錯,民間來往很是便利,以陸海榮京師大學大學生的身份很容易透過美國方面的簽證,等去了那邊後先上一年預科,過了語言關後就能透過考試正式入學。
至於費用問題,陸海榮也考慮過了,機票什麼的以家裡的條件可以負擔,到了那邊的學習生活他可以考打工和獎學金來維持。現在這個時代學生打工的限制不大,美國政府還沒有出臺限制中國留學生打工的法律,從目前來看是默許的,直到後來因為出國潮的火熱,大批的所謂“留學生”越來越多在那邊以打工為生後,這才有所改變。
《劍來》
陸海榮的留學決定是宋援朝和他之間的秘密,在所有手續沒有辦完之前宋援朝不會告訴任何人。
不過算算時間也不會太久,一切順利的話再過兩個月陸海榮就能踏上求學的道路,離開這片生養他的土地前往大洋彼岸。
陸海榮很堅定地告訴宋援朝,等他求學完成會回來報效祖國,可對於他這樣的說法宋援朝並沒太過放在心上,因為出去前和出去後人們心態發生改變的人是不少,但作為同學和朋友,宋援朝希望陸海榮能夠完成自己的心願,未來無論是在那邊留下來或者歸國其實都沒什麼。
時間過的很快,一轉眼就到九月下旬了。
隨著國慶節的即將到來,外面漸漸已經有了些節日的氣氛,各單位機關都在準備迎接這個重大節日的來臨,而林家和羅家也在準備著林宇航和羅琳的婚事,因為他們的婚禮就安排在國慶節這一天。
宋援朝特意給林宇航和羅琳帶的西服、婚紗還有那些首飾隨著家用電器什麼的早早就到了,宋援朝這份禮物的準備讓林宇航和羅琳極為驚喜,就連林道遠和陳玉琴夫妻在意外之餘也很是高興。
由於林家和羅家的家庭背景,林宇航和羅琳的婚禮不會大肆操辦,充其量就是請一些關係比較近的親戚朋友罷了。除此之外就是新人雙方的戰友、同事了。
當然了,不請自來的也到時候肯定會有,比較無論是林宇航還是羅延華的身份地位所至,不排除會有主動“拍馬屁”的人前來祝賀,考慮到這點,宋援朝直接提出把婚禮放在他那套穆彰阿的別院裡辦。
那邊地方大,擺得開,再加上又是自己家,遠比找飯店辦席更合適。至於廚師的問題這也很好解決,憑著林家和羅家的關係什麼好廚子找不到?請有名氣的大師傅來操持一下,不全解決了麼?
宋援朝的這個建議很快得到了大家的贊同,尤其是羅延華和林道遠親自去了一趟穆彰阿的別院後更對地方異常滿意,還當著林道遠的面笑呵呵地說老林找了個好女婿,居然擁有這麼一個大宅門,這下可算是提前進入社會主義了,以後林燕出嫁可有福享了。
面對羅延華的調侃,林道遠也不生氣,笑呵呵地說這是林燕的本事,再說羅琳嫁給林宇航也不委屈,房子什麼的就不說了,光是宋援朝給他們準備的那些電器就是全燕京的頭一份,說起來羅延華這個老傢伙佔了大便宜了,自己女兒還沒享受到,他女兒羅琳已經先一步享受了。
兩個老朋友頓時哈哈大笑,多年的朋友和鄰居現在又成了親家,這是喜上加喜。在他們心裡,兒女好才是真好,看著兒女幸福才是真幸福,而現在不就是這樣麼?
當林道遠和羅延華坐在宋援朝的書房,喝著茶欣賞著宋援朝這兩年精心收刮來的那些字畫,悠閒聊著兒女婚事安排的時候,在離著不遠的大柵欄那邊,一向沉穩又自認為風度翩翩的趙明磊卻失去了平日的冷靜。
大柵欄最中心的一片區域,這邊有一處比小喬他們門面還大的店面,店面的後面是一處宅院,趙明磊現在就在裡面,他也沒進屋,正焦慮不安地在院子裡轉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