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午時,第一位將一萬百姓姓名籍貫,家庭成員,以及生辰日期登記造冊的特徵村長帶著二十位里長躬身站在了諸葛亮的木屋外。

“勞煩大人替在下通傳一下尚書大人,丙午街特徵村長趙立言已率二十位里長將丙午街一萬百姓的籍貫生辰造冊登記。”

守在木屋外的林軍望看了一眼,發現那是一位年近二十的青年,站在他身後的那二十位里長的年紀也都不大。

隨後走下臺階,從他手中接過薄薄的冊子後,道:“在此等候,不得喧譁。”

“在下明白,有勞大人了。”

趙立言躬身一禮。

林軍望輕輕點頭後,拿著冊子回到木屋。

諸葛亮坐在桌前,一邊搖著羽扇,一邊問道:“什麼事?”

林軍望來到木桌前,躬身道:“啟稟尚書大人,丙午街特徵村長率二十位里長已將丙午街的一萬名百姓的籍貫生辰核實結束,並登記造冊。”

諸葛亮聞言後說道:“你去城內讓皇城司的兩位百戶帶人來一下這裡,隨後你帶著冊子去丙午街,隨機抽查十五至二十戶人家,詢問他們冊上的內容,看他們所言與冊子上的內容是否一致。”

“是。”

林軍望躬身離去。

在他離去後,諸葛亮便將目光再次落在了桌上的白紙上。上面寫滿了有關民生的絕大部分科目。

除了楚昊提出來的經商、農田、土木建築、教育、釀酒、紡織、醫療、水產養殖等之外,他又加入了律法、刑罰、儀制、祭祀、鑄印、鐵匠、武道、軍務、木工、石匠、礦工、窯工、蠶工、漁工、廚工、算學等。

隨後又進行了各科的劃分。

木工、石匠、礦工、窯工、蠶工、漁工、廚工、土木建築、鐵匠、鹽工、鑄印、釀酒、紡織、算學皆屬工部。

律法、刑罰屬刑部。

武道、軍務屬兵部。

算學、經商、農田、醫療、水產養殖屬戶部。

儀制、祭祀、教育屬禮部。

六部之內只餘吏部沒有選科目,諸葛亮覺得吏部官員需要正式的科舉,給天下士子留一個希望。

否則這張佈告貼出去後,僅剩的那些讀書人發現他們只能去考教書育人一項後,有可能會鬧起來。

雖然這個機率微乎其微,但諸葛亮卻不準備去賭。

也在這時,門外聚集而來的特徵村長越來越多。

大約半個時辰後,整整160位特徵村長,及3200位特徵里長,全都聚集在了外郭城。

緊接著,由傅清風與傅月池各領的一百位輔軍也來到了諸葛亮的木屋外。

她們上午為了父親傅天仇的事情去找過上官海棠後,上官海棠對此愛莫能助,只告訴她們,或許多立功可以讓楚昊法外開恩。

於是,林軍望到達皇城司說明諸葛亮的命令後,她們姐妹便急忙各自帶了一百人來到了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