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遊周從未逛過文化市場,這還是頭一次,不過陶扶疏明顯不是,她從高中開始就有拉著同學一起去文化市場淘書的習慣。

現在的人大多浮躁,進入社會後的人都在忙著瘋狂的賺錢,彷彿從大學畢業的那一刻開始,就停下了學習的腳步。

陳遊周就是這樣的人,好在,陶老師總在督促著他進步。

逛完後,兩人去看了德叔。

德叔一把年紀了,雖然身體不如當年,可喜歡吹牛逼的勁兒還是像當年一樣,每天經營著他的麵館,賺不到幾個錢,卻活的很開心。

「德叔,來一碗八二年的牛肉麵和肥腸面。」陳遊周高聲呼喊道。

臨近飯點,德叔正在後廚裡邊做準備工作,聽到這個熟悉的聲音,趕忙從後廚跑了出來。

「小了,格局小了,怎麼只點八二年的牛肉麵呢,我這有宋朝的面,要不要來一碗?」德叔擦著手道。

陳遊周玩的是耿,也根本沒想吃什麼八二年的牛肉麵,可眼前的德叔卻是一臉認真的模樣。

彷彿,他這裡真有宋朝的牛肉麵。

「真有?」陳遊周愣住了。

「你這不廢話。」德叔白了一眼。

「還是算了。」陳遊周覺得是玩笑。

「和你說有就有,怎麼還不信呢。」德叔又和陶扶疏打了個招呼,轉身跑到後廚去了,「等著啊,我給你們整宋朝時期的牛肉麵。」

德叔神神叨叨的,剛走進後廚,他抱著一個香薰蠟燭走了出來,點燃,放在陶扶疏的手邊,頗有些燭光晚餐的味道了。

陳遊周忍不住想笑,沒想到德叔越活越年輕,還整這些儀式感。

「這是什麼?」陳遊周笑著問。

「宋朝那時候,下館子不都是先焚香,然後再吃東西的嗎?」德叔很有儀式感的道,「我這裡沒有香,就整點香蠟燭點著,不瞞你們說,我正在轉型,正在研究小眾口味的麵館。」

「佩服,實在是佩服。」陳遊周佩服的五體投地,德叔都快入土的人,不跑到廣場上和大媽們跳夕陽舞,卻還想著推陳出新,這精神就不一般。

德叔估計也是太閒了,每天吃麵的人少了,他就想改變一下。

不一會兒,德叔就端著兩個木碗出來了。

「嚐嚐。」德叔把碗擺在兩人面前,眼神裡冒著精光,「這是我研究出的宋朝年間的牛肉麵。」

「是嗎?」陳遊周覺得新奇,攪了攪面,吃了一口,我滴媽,這也太鹹了,「鹽!鹽給多了!而且,一點辣味都沒有,給我放點辣油。」

「這你就不懂了吧。」德叔卻一臉澹定的和陳遊周講道,「宋朝那時候根本就沒有辣椒,吃的東西也是偏鹹口的,感覺怎麼樣?」

對於一個無辣不歡,吃飯都想放點老乾媽的人來說,實在是難以接受鹹口的牛肉麵。

陶老師吃了一口,眼睛卻突然亮了起來,她正在孕期,吃不了太辛辣的東西,吃一口這個面,口種截然不同的味道,很是新奇。

「我覺得還不錯。」陶扶疏連連點頭,又吃了幾口,「特別是對於像我們這樣的孕婦來說,不能吃辛辣,這也鹹口的別有一番滋味。」

「但對於我們吃慣了辣的人來說,不太能接受。」陳遊周卻直搖頭,「或許,你研發的這面,適合特定人群。」

「我也覺得。」德叔應了聲,想了想說道,「這麼說我應該到婦幼或者醫院附近開這樣的麵館?生病的人吃不了太辛辣的東西,我的面就很合適。」

難以想象,都已經快到退休年紀的德叔,居然還想著奮鬥。

不過也是,人終其一生,能夠長期熱愛的,也就事業和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