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清晨,陳遊周穿著深色的西服,打著黑色的領結,將皮鞋擦的鋥亮,望著鏡子裡嚴肅的面孔,微微一笑。

陳遊周的晚年,提上了筆,將《從分房開始的同居生活》寫成了,今天是發售的日子。

因為今天,是陶扶疏的忌日。

掃完墓,一股歲月的蒼白感襲來,讓本就身弱的陳遊周差點哭出了聲,他站在墓前,久久望著,不知道在想什麼,任憑清風吹起素色花。

「爸,該走了。」陳疏淺叫喚了聲,可陳遊周卻仍舊出神,像是把這一生過了一遍似的,久久沒有吱聲。

「已經……」陳疏淺剛想催促。

陳遊周卻紅著眼睛將頭轉向了一旁,不想溢滿的淚水被陶扶疏看到,壓低了聲音,「走吧。」

擁有陶扶疏的前一輩子有多溫暖,失去她以後,晚年就有多蒼涼。

有時候陳遊周想一了百了,不在受盡歲月的折磨,這樣也能減少些痛苦。

可陶老師似乎已經考慮過她走後自己的日子,臨走的時候,還給他佈置了一個任務,讓陳遊周不要耗費人生最後的時間,把人生寫成一本書。

陳遊周做了,先寫了一本給遊戲從業者的書《遊戲的靈感》,又寫了一本《怎麼做一個合格的人》,書不短,卻耗費了他好幾年的光景。

最後,就是這本《分房同居》的同名的創作。

寫完這本書,陳遊周覺得人生就該結束了。

再沒有任何執念了。

心死為亡。

即便是為了孩子們活著,也不過是每天看著太陽出來,太陽落下,身體支撐不了去很遠的路,心靈尋求不了新的寄託,還是心死為亡。

回顧陳遊周這一生,年輕走運時,手中攥滿鈔票,白天努力工作,晚上幸福生活,兩人看個小電影,玩點小甜蜜,溫馨和諧,只恨一輩子太短暫。

陳遊周這輩子,做過程式設計師,當過創始人,後來當了導演,現在他的身份上還要新增一個稱號,作家。

他的名氣很大,很多人買他的書並不是衝著內容來的,而是衝著他這個人來的,銷量也很高。

籤售會現場,陳遊周到了。

江都大學的報告廳裡。

許多江都大學的學生早早的排隊等待著這位傳奇校友的到來,陳遊周和陶教授的故事,寫在學校的名人榜裡,感動了無數學生。

「陳爺爺,能再寫個陶教授的名字嗎?我看過她寫的《當下的力量》,對我影響很深遠,我很喜歡她。」一位胖胖的女學生講道。

陳遊周把老花鏡摘下來,仔細打量眼前這個微胖的女孩子,擁有一定閱歷的人,都能判斷出一個人身上的某種氣場,這個女孩子就屬於很努力的人。

看的出來,她覺醒的原因,就是因為一本書的緣故。

書真是個好東西,當你深處低谷,或者處於人生的灰暗階段,這時候讀書是最好的選擇,可能只是書中的一句話,就改變了你的一生。

「好。」陳遊周在書上寫下了陶扶疏的名字。

籤售會正常的進行,簽了一個又一個的名字,陳遊周感覺很疲勞,等到籤售會完成,在車上就睡著了。

再次醒來,已是深夜。

陳遊周是最懼怕黑夜的,身側少了常年陪伴的人,人會不習慣,睡著總會覺得少了點什麼,習慣一定形成了,想改變就很難了。

看了眼時間,凌晨兩點。

起夜,陳遊周披了件衣服,戴上老花鏡,來到了書桌前,他並沒有寫點什麼日記或者備忘錄之類的,而是開啟了屬於陶扶疏的一個日記本。

這個日記本的時

間並不長,只記錄了陶老師最青春的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