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素心並不在乎。

因為她並不是一個低情商,甚至高分低能的人。

相反她把大學裡的那點彎彎繞繞看得極為透徹。

她非常清楚這一舉動會讓自己減少很多人緣,但她絲毫不慌,因為有些人緣本身就是不需要的。

在對男性無感的前提下,大學男生對她的青睞完全是負面導向的束縛。

一刀切就一刀切,沒有什麼好留戀的。

就算是她不發那個極其狂妄的帖子,她的人緣也不會高到哪裡去。

這是在性別領域的角度上得出的結論。

在這個女多男少的新聞媒體專業,她本身木秀於林的特性特點無法改變,勢必會吸引絕大部分男生群體的目光。

她本身又沒有時間去加入某些團體組織去處理好與女生群體之間的關係,因此主流女生群體也不會與她很親近,甚至是對她避而遠之。

那條論壇帖子最大收穫就是讓她和主流女生群體少了一個大矛盾點。

一個和所有男生鬧掰的女生,在女生群體裡就顯得有些特殊了。

有了這個帶點積極正面的特殊性,池素心的目的就達到了。

她切身體會了一次所謂的“輿論壓力”,並將其控制住再轉化為專業領域的經驗。

這是再怎麼研究新聞媒體專業書上也很難收穫到的“寶貴知識”。

一次成功的知行合一。

她也因此能更加舒心地開展自己的“卷王”工作。

在大部分平靜的日子裡,池素心的大學生活裡只有一件事——學習。

就算是這段時間鎖定了自己的夢中情人,又是當狂熱粉又是當up主,也不衝突。

這些東西都和新聞媒體專業有很大聯絡。

她在忙碌這些事情的時候並沒有和自己的學習精神分隔開,這就是她學習的一種方式。

每天高強度的衝浪工作是在培養自己的收集理解和總結能力。

整活影片裡出現的採訪高質量大學生,是她專門去了外校,在一個陌生環境開展的類新聞採訪工作,極大鍛鍊了自己的能力。

自媒體賬號的運營就不用說了,一個幾十萬粉絲的自媒體賬號在新聞媒體從業者身上絕對是究極加分項。

在別人還在機械化學習的時候,她就已經把專業知識和愛好完美結合在了一起,形成並聯式的高效學習模式。

除了那組私房照是某個長假期突發奇想,用鉅額獎學金包了一天的高階攝影室,帶著自己的各種衣服,拿上自己的攝像機在裡面足足拍了一整天得到的。

也就是那一天她沒有處於“卷王”模式,其他的任何時間,包括大年三十,她都執著地執行著自己的學習計劃。

不錯的天資,配上後天的高效方法,以及近乎偏執的執著讓她在大學生領域如魚得水,一覽眾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