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夢中傳道(上)
章節報錯
城外金筆很快被帶進大殿,李塵也終於見到這個素未謀面的恩人。
因為他的話本曾經讓鐵匠等人全部實力精進,因此才會在那一日和第一名門的大戰中獲勝,所以說恩人一點都不過分。
因此,無論剛才盧翰說的究竟是真是假,李塵都微微躬身道:“先生。”
城外金筆直到現在覺得自己還在夢中。
他只是一個能夠一眼看到人生盡頭的普通人,修行境界已經到了頂峰,就算再努力也不可能進入忘憂,壽命最高不過二百五,從出生到現在都平穩得令人髮指。
結果現在兩天時間的經歷,跟做夢一樣的起伏跌宕。
他看著面前謫仙似的人物躬身,一顆心開始猛烈地跳動,他現在當然也知道了這是誰。
隕墨山莊山門的正殿,一個謫仙似的年輕人,風采是那些話本也寫不出的淡泊,除了傳說中的莊主李塵還能是誰?
結果現在,這樣的人物衝著自己行禮,他剛才說什麼,說先生?
一直自詡讀書人的城外金筆忽然覺得有點兒害臊,就好像自己不配。
他不知道應該稱呼李塵為什麼,因此只能更深一禮,對李塵道:“殿下折煞了我。”
幸好,接下來李塵並未再多禮,他從城外金筆來到這裡開始,就以感知探查過面前的書生,他實在不能置信這個人只是普通人。
只是讓他失望的是,就算以感知探查,這個人的境界甚至神魂都沒有任何異常。
這個書生就好像只是生生戳在那兒,最普通不過的一個人。
李塵和阿澤,甚至和盧翰的做事方法不同,他並沒有多做試探,而是直接詢問:先生,那些話本都是你親手所著嗎?
書生點頭,“回殿下,都是我親手所寫。”
李塵皺眉許久,接著說出一句話。
關於那句話,是李塵直到現在仍然記得極清楚的:跌宕半生,不入江湖,返璞歸真,不過一碗清粥,最後這半部書,就交給李塵,或許能讓他對八境有所感悟。
這正是當初李塵在話本中找到的,因此當時才篤定這不是一場巧合。
而隨著這番話,書生的神色終於變了,帶著極深的詫異。
李塵見狀,心下明白這其中有問題,果然還是要從那一段話入手,於是追問道:“先生是不是知道什麼?還請直言相告。”
書生遲疑半晌,道:“不是我不願意告訴殿下,只是我接下來要說的,實在有些荒唐。”
“先生儘管說。”李塵道。
書生這才拋開顧忌,“不瞞殿下,您剛才所說的話,我曾在夢中寫過,且似乎將其送往了一座山上。”
“夢裡?”
李塵和盧翰對視一眼,都有些意外,現在,事情好像變得更加荒唐?
只是李塵現在經歷種種,對任何聽來虛幻的事情,只要有現實情形的發生,都願意就此鑽研下去。
他沉思片刻,忽而讚歎,“世上曾經有賢人在夢中入道的典故,相比起來,我們如今也算見到了。先生請接著說,在夢中還見到了什麼,做了什麼?”
書生當然知道李塵說道典故是什麼,這個神話曾在上界流傳極廣:
——上古時期,有一位賢人在草地上睡覺,夢中感覺自己成了太古時期的某位異獸,在戰場總殺伐,衝鋒陷陣,這場夢做了足足兩個月的時間,讓他甚至忘了自己本身的模樣,也忘了自己原本處在上古,而非太古。
兩個月後,這位賢人終於醒來,但是夢裡的一切都十分清晰,就好像真實發生過,甚至那些受傷的部位都隱隱作痛,一時間有些迷惘,不知道自己此時在夢中,還是曾經在夢中。
他將這件事告訴身邊的親人朋友,他們都嘲笑此人是睡魔怔了,誰曾想,在兩個月後,這位賢人在眾目睽睽下消失,離開之前只說自己該回歸現實了。
這就是太古時期賢人以夢入道的荒唐典故。
現在,書生因為李塵的一番話有些迷茫,心道:難道,殿下的意思是說,我當時在夢裡聽到看到的,其實都是真的?還是說,我當時在夢裡做的事,會在現實映照?
他接著對李塵說出自己在夢中做的事,“其實,那幾日我同時在寫幾部話本,這都是為了生計,因此腦子時常覺得混亂,不過這麼做也有好處,那就是我常常在夢中也能夠進入話本的世界,往往靈光一閃,醒來後接著寫後續。”
“等等。”李塵取出幾部話本,恰巧都是讓他們這些人境界精進的,“先生看看,是這幾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