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報紙發行員(第1/2頁)
章節報錯
一大早,我就趕到了省作協,門口的保安告訴我,現在才八點,距離上班時間還有一個小時。
我索性就在周圍晃悠,權當是熟悉環境。
等到快九點時,我趕回省作協大門口,大老遠看見那個招聘我的鄭義慢悠悠地走過來,見到我就說:“真準時呀!”
我說:“我已經來了一個小時了,在周圍隨便轉了轉。”
他說:“就憑你這種工作態度,你肯定能幹好的!”
回到辦公室,鄭義拿出了一份合同書說:“你先看看,如果沒意見就簽字吧。”
我接過應聘合同書仔細看了一遍,重點是工作範圍和待遇。
鄭義解釋說:“基本工資不高,雖然只有750元,但我們的工作是量化的。報紙是新創刊的,現在才是第十期,每期印數是兩千份。如果你接手後,每期都能完成發行任務並回收發行款,按照每份報紙一毛錢的獎勵計算,你一個星期可以多拿兩百塊錢的收入,那四個星期就是八百塊錢,加上基本工資七百五,那也有一千五百多了。而且,以後呢,報紙的印數可能還會增加,你發行的多。收入還會高。”
我說:“我的目的是當記者。”
鄭義說:“你們從北方來南粵打工,還不是為了錢嘛,對不?當記者是為了賺錢,搞發行也是為了賺錢。既然搞發行比當記者賺錢多,為什麼還要當記者呢?”
我說:“我想要當記者,主要是為了尊嚴,或者說,是為了面子。”
鄭義說:“你搞錯了,在我們這裡,搞發行的比編輯記者更有面子。編輯記者的工資是死的,發行,那是主要部門,報社很重視發行,收入是活的,搞好了,收入比編輯記者多,而且還會被報社看重,這才是真的有面子。”
經他這麼一說,我覺得有道理。雖然我心裡還是盯著記者這個位子,但我覺得不妨先從搞發行做起,至少可以為以後當記者做好鋪墊啊!
鄭義說:“沒問題就簽字吧。然後我把原來那個兼職搞發行的人叫來,你們交接一下。”
我掂量了一下,覺得沒問題,就在合同書上籤了字。
鄭義起身出去了,不大會兒工夫又回來了,領來了一個女同志。
經過簡單的自我介紹,我才知道,這個女同志是隔壁《少女少男》雜誌的發行人員,因為大家都是在省作協屬下的,考慮到《星報》是新創刊的,幫個忙,就兼職了《星報》的發行,但實在是忙不過來了。
經過她的介紹,我大概知道了《星報》的發行情況。
每週一出報,在附近幾條街的二十幾個報攤上佈陣,每個報攤大約是幾十份或三兩百份不等,出報的第一時間送報,週末去檢視情況,並結算,第二週再送新報紙來,並回收尚未賣出去的報紙……
她說:“要說也簡單,就這麼一些報攤,總共二十二個,都是附近的,不遠,而且都是固定的,交通工具就是一輛單車。”她把一把單車鑰匙交給我,說,“你騎著這單車去送報紙、收款,並把沒賣出去的報紙收回來就行了。難就難在比較瑣碎,要盯著,需要比較多的時間,要動腦子提高報攤賣報紙的積極性。”
她說:“如果你是專職的,應該多花時間,做好了,收入還是不差的。”
聽了這話,我也有了信心,決定努力去做好。
女同志交接完就走了,鄭義帶我去跟報社的其他人認識。
先是去了一樓拐角處的一個小房子,鄭義說,這裡就是報紙的存放點,每次印刷好報紙回來,就是在這裡存放的。
他說:“每期印數是兩千,你的任務就是,第一時間把報紙送到我們報社的編輯部,總共有兩處,一個是二樓,有三個編輯,你送五十份。一個是九樓,是總編辦公室,有總編和副總編和兩個編輯,是美編,也送五十份上去,還有就是,把一百份報紙交給門衛,這是給作協內部的領導和同志們交流和閱讀的。其餘的就按照各個報攤的地址分送。”
介紹完畢,鄭義又帶我去了九樓。
當時,總編和副總編不在,只有兩個美編在工作。
一個戴眼鏡,一個沒戴眼鏡,兩個都是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