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裡握著長劍,方浩最終將長劍‘桄榔’一聲扔到地上,方浩想了想,道:“若你問心無愧,就讓我跟著你吧。”

方旭道:“跟著我?我乃武將,討論的都是國家大事,你現在只是一介平民,就是我想讓你跟著我,朝廷也不會同意啊。”

“那怎樣才能跟著你?”方浩似是斬釘截鐵。

“做副將。”方旭隨口的話,讓方浩謹記在心。

武狀元的比試如火如荼的舉行,擂臺上一個帶著面具的男子引起了臺下考官的注意,略懂武藝的人對這個戴面具的人無不誇獎稱讚。

經過層層比試,‘面具人’脫穎而出。

身為考官之一的方旭,居然沒看出這功夫卓絕的人,正是自己的哥哥,而此時他才發現名冊上的人正是——方浩。

方浩當之無愧的奪得了武狀元。

朝堂之上

方浩跪在地上,皇帝表情凝重,似是很不看好方浩。

“皇上,臣只想做方旭的副帥,所為打虎親兄弟,相親我們一起,一定會如虎添翼。”方浩難得說出這樣的話,只聽青丞相道:“皇上,這做臣子的,哪有要求君王封職的道理,這武狀元本就是要皇上欽點,何況方浩也不避諱兄弟同職,恐怕會引起天下的不滿。”

皇帝點點頭:“方浩,朕聽聞你的父親方年在你幼年給你算過命,說一入朝廷就會有殺身之禍,甚至株連全家,難道你不怕麼?”

臣子聽聞無不側目,偷偷的瞥皇上的臉色,因皇帝日理萬機,居然連這等臣子家的事都記得清楚,雖說方浩不得入朝不算什麼秘密,但皇上如此記掛讓臣子們不敢上前評論此事。但可以看出皇上對方浩還是很上心的。

方浩跪地道:“啟稟皇上,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方浩有一身武藝就想報效朝廷,跟著方旭上陣殺敵就是馬革裹屍,方浩也不會眨一下眼的。”

誰知聽到此處,皇上狠狠拍了龍椅,震得滿朝文武紛紛跪地,皇上怒道:“你怎可說出這種話來?若是叫你的父親聽到,那是多麼的傷心?”

方浩只覺近日可能皇上心情不太好,便伏地道:“啟稟皇上,好男兒就要上戰場,難道為了苟活就在外遊蕩麼?”

“放肆。”身邊的太監見方浩不懂規矩,便道:“快,把他拉下去杖打五十。”

平日裡這太監是不能說話的,但對於這樣的朝臣,在啟朝也是有先例的,畢竟太監是皇上的護法,而且方浩的話確實已經激怒了皇上。

“這裡輪的到你說話麼?居然敢議論朝政,拉出去砍了。”皇帝似乎把矛頭指向了太監,這太監本想狐假虎威替皇上發落,誰知惹來了殺身之禍,便被拖出去砍頭了。

更讓朝臣們驚慌的是,這太監可是皇上的親信,跟隨了皇帝二十年,如今因為方浩便被砍了頭一命嗚呼,在場的臣子無不感嘆:伴君如伴虎。

方浩沒想到自己只是說出內心的想法居然還會要了別人的命,沒錯,他也是熱血男兒,他也有一腔報國的熱情,只是因為方年,他需盡孝道。本以為方旭會讓方家光耀門楣,卻發現方旭或許牽扯了很多不為人知的秘密。所以藉此機會,方浩實在坐不住了,如果再不看緊方旭,可能全家真的要跟著遭殃了,所以方浩終於走上了朝堂,那個熱血男兒證明自己的第一步。

只見太子出列,先是讓父皇息怒,後道:“方浩,兒臣是瞭解的,兒臣敢用性命擔保方浩絕對不會做出對國家不利的事情,而且據兒臣所指這方旭乃是嫡出,方浩雖為長子確是庶出,兄弟意見常有不和,所以更不可能聯手對百姓對國家做出不利的事情,父皇,若是方浩做了對不起國家和百姓的事情,兒臣願意用性命……”

“放肆。”皇上開始是發怒,這次可謂勃然大怒,官員從未領略皇帝如此暴怒,因為暴君始終讓臣子不安,所以皇帝也很少為小事發怒,就是城池被敵人侵佔也大不了拉人下去對罪臣實行砍頭之刑,而這次,皇帝不但殺了自己身邊的太監,而且還連續的發怒,似是一隻火龍。

“方浩說死,你居然也說死,你們都死了,這個國家誰來……”說到這裡,皇帝突然頓住了,眾位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就連太子都不知怎的,父皇會將方浩與自己相提並論,方浩死了怎麼也是一介草民,而若是太子死了,那可是國殤。

皇帝咳嗽兩聲,道:“一個是朕的臣,一個是朕的子。都是朕的左膀右臂,以後不許你們把死字掛在嘴上。”皇上似是緩和了一下,對方浩道:“既然你想跟著方旭,那朕就成全你,只是沒有朕的命令,你可不能隨便說出死字,方年已老,他就靠著你們這對孩子了。”

方浩趕忙謝恩,皇上對方旭道:“朕知道你雖然是正將,但方浩的功夫不在你之下,而且他也是你的兄長,有事你們商量著來,不要讓朕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