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國家陸續頒佈實施了住房公積金制度、發放住房債券等,在宏觀經濟過熱的經濟環境背景下,直接催生了第一輪房地產投資泡沫。」

「到了1998年,房地產行業的生死存亡之際,很多企業都面臨著破產等困局。為此,一系列刺激需求的政策,諸如降低貸款利率、降低部分稅收等政策的實施,促使房地產又一輪新的增長開始爆發。」

「2003年後,房地產行業迎來了其黃金時期,大量開發商進入市場,政府透過取消集體土地的建設用地使用權,取得十年經濟的高速增長。但由於之前瘋狂地拿地建樓,出現了一批庫存房,供過於求。」

「儘管由於種種原因,政府會推行一些刺激政策去庫存,但短暫的迴光返照之後,結局可想而知……」

剩下的話宋禾婉沒有說出來,她是重生的人,房地產行業的結局她自然是十分清楚。

之後,全國各地都出現了「限購限貸,限售限價」,調控政策得到全國各地市的響應。地產的黃金時代,甚至可以說是白銀時代落幕。

只是,她如果把結局的細節也如此篤定地說的清清楚楚……若是旁人也就罷了,可面前坐著的這兩位大佬怕是很難隨便糊弄過去,難免引起他們懷疑。

再退一步說,她此行遇見李立華屬實已是意外收穫。

她此刻在這裡侃侃而談,大膽表想法的目的,僅僅只是希望引起這位恆川投行部老大的注意。

她當然不指望,隨便聊幾句就能讓李立華錄用她未來入職投行部,但混個臉熟,總歸是好的吧?

宋禾婉心裡想著,和大佬們的聊天,更加斟酌起字句來。

從地產到鋼鐵,從煤炭到新能源,從定向回購到資產重組……這一天,李立華和宋禾婉在簡家大宅裡談到了很多問題。

簡家父子在合適的時候會發表一些意見,但更多時候,他們也更想聽聽宋禾婉說自己的看法。

不過,這父子二人自然是心思各異。

簡知言主要是為了襯托女友,無論是面對自己的父親還是李總,他都希望宋禾婉在他們面前有個好印象。

而簡父則是驚訝於一個這樣年紀的女生,竟然如此見識廣博,具有遠見卓識,,甚至開始琢磨自家的小子,是不是……有些配不上人家了?

說到最後,李立華是頗帶著為難的意思,向宋禾婉提問了一些估計她不會接觸過的問題和案例。

但令他驚訝的是,所有的提問,宋禾婉都從容不迫不慌不忙的進行了回答。

其實有些內容,他曾經也是五里霧中,始終沒有思考清楚。可今日談完,他的腦子卻如靈光乍現般的豁然開朗。

晚上,從簡家大宅離開的李立華,久久不能回過神來。

他此刻似乎有些明白凌翊為什麼會破天荒地去找hr要一個女實習生來自己的部門了。

這個叫宋禾婉的小丫頭,確實有些東西。

仔細想來,在金融行業裡,對週期的走勢預測是每個資深的金融分析師都會做的事情,而現實所呈現出來的最終結果正可以作為金融分析師們專業能力的最有力證明。

一般來說,金融機構的首席們,只要準確預測週期一次,這件事情就夠他們吹好幾年了。隨著週期的執行,他們還可以在圈裡「紅」很多年,被奉為「大神」、「神明」。

就打比方說,當今金融圈裡曾被奉為「周天王」的周老,正是因為其曾經準確預測過三次週期走勢,而被整個金融圈的人頂禮膜拜。

這般驚才絕豔,精準無誤的判斷,也的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以至於後來周老因病早早離世,竟然還有不少人悄悄私

下里議論,說周老那是因為洩露了天機……

若說金融人為名,而普通人一般只為求財。若能預知週期種種,只要跟著對的方向走,進行合理的操盤,就會輕輕鬆鬆賺得盆滿缽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