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飲尚未正式售賣,但這訊息已在齊州城流傳開來。

起初,城中諸多富戶聽聞有冰飲開售,皆是欣喜異常——夏日飲冰本就是稀奇事,只有皇帝陛下才能享受此等幸事,現在尋常百姓只要願意花錢,也能享受一把做皇帝的快樂了。

大家滿懷期盼,就等著那冰鋪開張,好去買它一杯嘗一嘗。

但沒過一天,輿論風向卻急轉直下。

也不知是哪流傳出的訊息,說是皇子身為帝胄,是絕不允許參與商賈之事的。

這是在與民爭利,是仰仗貴族身份剝削百姓。

這流言一傳出來,立即在民間引發了軒然大波。

雖說因為施粥的事,李佑的名聲已大為好轉,但百姓對於權貴天然的仇視,還是讓大家更傾向對李佑負面的評價。

再加之那冰飲的價格不用猜也知道,定是高昂不菲,尋常人其實沒多少機會享受冰飲帶來的快樂。

百姓們自然而然地站到了李佑的對立面,鼓吹起那“與民爭利”的流言來。

冰飲的風評反轉,一時間熱議氣氛被推向高潮。

就在這樣的輿論聲討之中,王府的冰鋪終於開張了。

這一日豔陽高照,東城門內的空地裡,早早地就有不少貧民排隊領粥。

而相距不遠的一條開闊大街上,面向東面的一間全新裝飾的鋪面裡,此刻正有幾個奴僕攀爬在門廊上,往那門頭上掛著招牌。

“飲冰坊!”

有路人經過,指著那招牌大聲念著。

隨即,便有人驚醒過來:“這不就是齊王新開的那間售冰鋪面嗎?”

齊王售冰的訊息流傳得很廣,幾乎整個州城中人都已知曉,在那粥棚附近將會新開一間冰室。

結合時間地點一分析,毫無疑問正是此間鋪面。

有膽大的上前詢問,那正忙活的奴僕抽出空來回了一句:“沒錯,這正是咱們王妃新置的鋪子。兩個時辰後便即開張,大家記得帶足了銀兩前來買冰!”

訊息一傳開,很快店門前便聚滿了看客。

真正來買冰的人,自然是不多的。大傢伙也只是看個熱鬧,想看看這冰飲究竟是個什麼模樣。

人一多,自然便開始扎堆議論起來。

這議論的話題,離不開那“與民爭利”四個字。

“你說齊王都那麼有錢了,還非得靠這冰飲掙錢麼?”

“好好的一個皇子,非得沾染那商賈之事,搞得滿身銅臭,這不是胡鬧麼?”

“唉,先前聽人說他齊王府施粥濟民,還道咱們齊王殿下改了性子。卻是不知,還是那般紈絝胡鬧!”

在這個時代,身為皇子從事商事,本就是原罪。

即便你不偷不搶,正正當當做買賣,都被歸類到與民爭利,靠身份地位牟取利益的範疇中了。

這種樸素的觀點,當然不是全無道理。

齊王本就是齊地之主,掌控著齊州及周邊數州的政務軍事,自然也要分管齊州的經濟事務。

等於說,他李佑就是齊州商界的裁定者,有徵收商人財稅、裁定商賈買賣合法與否的權力。

這樣一個執法者,親自投身商賈行為中,本身就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