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多方考量(第1/2頁)
章節報錯
飼養隊很快就組建了起來,李佑在莊園中闢了一大塊山地,養了數以千計的牲禽。
李佑對養殖產業並不瞭解,他也壓根沒打算以此盈利。
但突然新招了這麼多流民,有不少老弱嬬孺是幹不了重活的,總不好白白養著他們吃乾飯。
這飼養小隊正合適招收這樣的婦孺,一來給他們找個活計,二來也能改善流民的伙食。
再者說來,齊州百姓剛剛邁過溫飽大關,日後對牲禽的需求,可能會大大增加,這養殖產業若發展起來,還能為莊園創造收入。
李佑對百姓的飲食很是看重,想要有個好的身體,至少得吃得好。
這個年代的百姓極少得富貴病,最缺的無非是油肉蛋奶,而養殖產業,恰好能完美提供百姓最缺失的營養。
飼養小隊的隊員們對李佑的養殖主張,似乎不大看好。
李佑指導他們騸豬時,他們那看傻子般的眼神,便已說明了一切。
不過好在李佑在他們眼裡,幾乎與神明無異。
即便大家都不認可李佑的主張,但還是依著李佑吩咐行事。
等飼養隊組建完成,建造小隊也已那新房建好了。
這新房密密麻麻聚攏在一起,頗有些後世聚居小區的格局。
李佑特意起了個早,將莊中的百姓都召到了一起,舉辦了一個盛大的喬遷儀式。
莊中的流民、僱農、佃戶,但凡願意在莊園中長住的,都可以舉家遷進來。
百姓們自是歡天喜地,個個感動地熱淚盈眶。
也就是在這一天,李佑向他們宣佈了要擴建碼頭和城北大道的計劃。
修建碼頭和道路,最缺的就是人,畢竟這個時代沒什麼機器,所有材料的搬運,建造施工,全都要靠人力。
百姓們得了李佑的恩惠,自然要投桃報李,再說他們住進了王府莊園,已算是齊王府的人了,自然願意跟著李佑幹下去。
所以無需動員,建造小隊當場便打了包票,定會三軍用命,盡心去完成那修建工程。
見百姓們群情激奮,李佑自然也興奮起來。
於是乎,他當場宣佈,先給百姓們放幾天大假,殺豬宰羊供他們享樂幾天,為後期開工攢足精神。
倒不是李佑格外仁善,主要是因為這工程開工,並非李佑拍板就能算數的。
這事是由閻立本主管,啥時候開工,具體該如何施工,還得聽閻立本這專業人士的。
閻立本倒也沒閒著,這陣子,他天天頂著大太陽往碼頭上跑。
他住在州衙裡,從州衙往碼頭的這一大段路,他幾乎每日都要跑上幾個來回。
匆匆碌碌忙活了大半個月,他似乎仍沒有制定出完美的計劃。
李佑倒等得急了,可不能再耽擱下去了,否則這擴建計劃得進行到猴年馬月?
趁著這一天天氣陰涼,李佑趕到了州衙,想尋閻立本給個交代。
到了州衙一問才知道,閻立本又跑碼頭上考察地形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