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咬金的叮囑,頗有幾分語重心長的意味。

而他的話,正與李佑心中的懷疑不謀而合。

李佑順著他先前的話思索下去,已得出結論:“難道程老將軍也認為,那軍械並非劉大亮所有?”

“也?”程咬金倒是耳聰目明,一下子抓住李佑話中疏漏。

他幽幽笑了起來:“殿下想來早有計較……”

“老夫還道殿下不明所以,要暗中指點一二呢!”

程咬金方才的指點,的確給李佑指明瞭一條出路——劉大亮若要販賣軍械,實不該選擇在臨邑縣交易。

臨邑縣離州城太近了,一旦出了事,他劉大亮難逃法網。

除非……劉大亮也是被逼無奈,被迫售賣這批軍械。

順著這條思路,李佑很快得出結論——是劉大亮的上官,將這發賣軍械的重任,交託了下來,劉大亮出於無奈,不敢再推諉責任,只能就近將這批軍械發賣出去。

順著這條路推演,軍械的來源,自然要往上追溯到劉大亮幕後的靠山頭上了。

鄖國公張亮!

程咬金的這條思路的確簡單明晰,但卻缺少證據,全憑想象。

但李佑卻另有一番思量。

在盤查軍械庫後,李佑一直在思索軍械來源。

他的確曾想過一種可能:正如劉大亮所說,是劉大亮私下剋扣藏匿下都督府軍械,積少成多。

但這一猜想,漸漸被事實否定——軍械的數目,實在太多了。

所以當審訊完蘇峻,見蘇峻面對巨大誘惑,仍是模稜兩可,不肯交代實情後,李佑已有了另一番猜測。

這軍械的來源,是蘇峻萬不能透露的,一旦透露了,他全家性命定是難保——即便李佑給出承諾,都無法說動蘇峻。

而劉大亮嚴刑之下,主動招認一切罪責,拿他自己私藏軍械的恍子,遮掩軍械來源。

這叫李佑更確信了自己的猜想——軍械的來源背後,是更為重要的機密,比他劉大亮的性命都要重要得多。

劉大亮是個貪生怕死之輩,他為了守這秘密捨生忘死,李佑只能猜想到一種可能。

張亮!

張亮是劉大亮的背後靠山,也是劉大亮的一切仰仗,同時,他還對劉大亮有知遇之恩。

種種因素結合起來,李佑推斷,唯有張亮,才能讓劉大亮肯擔起罪責,扛下一切。

反正他劉大亮難逃一死,為何還要再將張亮也牽扯進來呢?

而後來,蘇峻之死,更驗證了李佑的推測。

蘇峻定然是知情的,他知曉一旦將此事透露,便是得罪了張亮,他的家人還是難逃一死。

唯有將罪過推到劉大亮頭上,蘇峻才算是完成了使命——既供認了罪行,又沒有得罪張亮。

蘇峻知道他難逃一死,便靠著自殺,將此事蓋棺定論——至少他蘇峻是沒有供出張亮,張亮便是報復,也找不到我蘇家頭上。

想明白這一切,李佑便將那軍械的來源,鎖定在了張亮頭上。

很顯然,那批不在劉大亮掌控之下的死士,也是張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