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天子規劃(第1/3頁)
章節報錯
自打查實了縱火案後,李世民著實是消沉了一陣兒。
太子失德,這成了李世民的心頭之痛。
此前李承乾犯了一次又一次過錯,李世民一直隱而不發。
這一次,他終於坐不住了。
下旨將李承乾禁閉在東宮,剝奪他一切太子的權力,李世民已做下了易儲的決定。
可是這麼大的事情,總得要個流程,饒是李世民執掌天下,也不能擅自動變更太子人選。
得有個光明正大的名目才行。
太子失德,殺人縱火,誣陷兄弟?
當然不能用這個理由,這事幹得太過齷齪,說出去定會丟了皇家臉面。
那就只能用那最司空見慣的理由——身體不適了。
所以李世民早在禁閉太子時,已提前做好安排,對外宣稱太子“足疾加重”。
擺平了李承乾,李世民又開始思索起太子人選來。
李恪、李泰、李佑,這是他目前想到的三個人選。
這三人中,任意擇選一人,都比李承乾來得靠譜。
只是在這三人中如何選擇,又叫李世民犯了難。
若論最像他李世民的,那自是目前仍在安州任安州都督的李恪。
李恪此人,性情曠達疏朗,行事雷厲風行,最是有手段能力。
他被分封在外,將封地打理得井井有條。
在才能素養上,李世民是看好李恪的。
但論起個人喜好,李世民更喜歡才情卓著的李泰。
李泰文采斐然,又素有賢名,很得那些文士仕士的推崇。
他在朝中支持者眾多,早在李承乾任太子期間,便已深得朝臣信賴。
才識過人,支持者眾多,選擇李泰來接任太子,是最平緩安順的。
而李佑,名聲差,底子薄,在朝中勢力太弱,原先本不該作為候選者。
只是近來李佑的表現太過亮眼,李世民不得不將其納入太子的人選中。
想來想去,這三人各有優劣,李世民也難以決斷。
實在沒了主意,李世民只能先做下決定,將李佑留在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