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佑心中,縱火案的幕後主使,定是太子李承乾無疑。

但叫李佑為難的是,沒有任何證據,指向李承乾。

這樁案子來得太過突然,案發之地又是百姓雜居之所。

那兇手行事果斷,沒留下任何證據。

李佑的所有判斷,也都基於猜想。

若真要細查下去,只能順著火油這一線索,去兵部盤查火油庫存,繼而推斷出嫌疑人。

而這,並不在李佑的權力範圍之內。

想要查清此案,唯一的辦法,就是將火油的線索,拋給李世民。

讓李世民去料理後事,查清火油來源。

基於以上種種考量,李佑並沒有將矛頭直指李承乾,只是將破案的關鍵——火油,拋了出去。

李佑絕沒有想到,自己韜光養晦的一番思量,在李世民看來,卻成了心懷朝堂,以德報怨的大公無私之舉。

走出齊王府,李世民的眼眶還微微泛紅。

方才李佑的種種表現,叫李世民感懷不已。

“陛下,這東西該如何處理?”

王德扶了李世民上了車駕,將那用布包裹著的火油殘渣託了出來。

那殘渣泛著刺鼻氣味,看得李世民連連皺眉。

擰眉細思片刻,李世民嘆了口氣:“讓人去兵部查一查火油去向,此事須得保密……”

“是!”王德恭敬領命。

火油是極其珍貴的戰略資源,平日裡有專人保管存留,尋常時候,絕不會外洩。

只有在重大戰事發生,兵部才會派調火油,由領兵將領分配呼叫。

真正有機會掌握火油的,無非是那幾個核心將領而已。

“叔寶已然故去,藥師又常年閉門,不在軍中活動了……”

“如今還剩下的,無非是知節、敬德、君集、懋功等人了……”

李世民悠悠唸叨起軍方的幾大將領,沉眉陷入思索。

過得片刻,他又幽幽嘆了口氣,抬了抬手:“罷了,此事你不必派人暗查了。”

他深吸口氣:“侯君集不正主理兵部嗎?你去傳朕口喻,召他去御書房,朕……要親自問話……”

侯君集是李世民麾下心腹大將,早在前隋大業年間,便投入李世民帳下。

開唐年間,侯君集隨著李世民東征西討,建了不少功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