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胡泰來手中接過匪寇的箭,李佑細細觀摩一番。

毫無疑問,這箭支的樣式、材質,都與他麾下親兵所用的箭一模一樣。

這時候,一旁的秦理也湊了上來。

秦理顯然是看到那支箭,此刻皺著眉頭接過了箭,輕吟道:“這不是雙鉤輕羽箭嗎?”

“雙鉤輕羽箭?”李佑好奇看向秦理。

秦理解釋道:“此乃朝廷的軍械部門,即甲弩坊特製的箭,為我大唐親衛、官軍的制式用箭。”

李佑道:“也就是說,這是官軍的箭?”

秦理點點頭:“不錯,我大唐衛府兵士,所用的都是這雙鉤輕羽箭。”

李佑隨即皺起眉來:“如此說來,這種箭,民間匪寇是不可能得到了?”

大唐的軍械管制十分嚴格,官軍所用的箭支,一般是不會外流到民間的。

秦理一臉篤定:“那是自然,我朝曾下過明令,嚴禁民間持有軍制弓弩,這種箭支當然也在禁令之內。”

他隨即投起頭,回望了那扶風寨的方向:“尋常匪寇,所使的弓箭,多是民間私制的獵弓,其穿透力和射程,遠不及軍制弓弩。可這扶風寨竟使上的雙鉤輕羽箭,也難怪他們能稱霸一方。”

李佑對這扶風寨坐大的原因不想深究,他更關注的,是這夥匪寇如何得到這軍制箭的。

他看向胡泰來:“這樣的箭有多少?”

胡泰來側了頭想了一會兒:“那匪寇潰逃之時解甲丟盔,不少人連箭囊都拋下了。是以戰場上遺漏的箭羽頗多,該是有上萬支箭……”

李佑追問:“全都是雙鉤輕羽箭?”

胡泰來極是肯定地點點頭。

這就更叫李佑好奇了,這麼大批次的制式羽箭,可不好弄到。

難道說這夥人搶了朝廷的軍械庫?

又或者,是他們偷襲了官軍的輜重部隊,硬生生搶來的軍械?

李佑正自思索,一旁的秦理已在猜測:“會不會是從劉大亮手上搶來的?”

他的猜測,叫李佑心頭一亮。

劉大亮麾下的府兵,曾前來剿匪,被這扶風寨打得大敗而歸。

潰逃之下,丟下軍械裝備實屬尋常。

這個解釋,聽上去倒合情合理。

他點點頭:“倒是有這個可能……”

情況尚不明晰,還不能妄下定論。

嘆了口氣,李佑又吩咐道:“去領幾個俘虜來,仔細審問一番。”

扶風寨逃亡之時,遺留了不少傷員,這些傷員全被李佑的親衛俘虜。

現如今,正是這些俘虜起作用的時刻。

只消仔細審問,一來可以查知這些羽箭的來源,二來也能審問出上山的線路,為打上山寨做準備。

上山的道路狹窄逼仄,對方又布有重兵防備,此時強行打上去並不明智。

李佑便吩咐將士們暫停休整,待摸清山上的情況,再作打算。

……

雙子峰頂,慌亂逃竄回來的徐開山,此刻仍是一臉驚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