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亮自是猜想不到,他那日自作聰明的一招挑撥離間,竟是讓李佑與秦理走到了一起,結成了剿寇同盟。

自打劉大亮誠邀秦理幫忙剿匪,被秦理拒絕後,劉大亮就一直記恨著秦理。

前番到李佑府上挑撥離間,原本是想借李佑的手除掉秦理。

可劉大亮絕沒有想到,李佑與秦理兩人,居然會這麼塊彼此信任,達成同盟。

此刻,二人在城外匯合,很快便領著隊伍一路朝東而去。

從州城到那臨亭鄉,不過二三十里地,即便佇列中有不少步卒,也絕不用耗費太長時間。

李佑很快就到了臨亭鄉,找到了劉老三的籍貫所在地。

這是一處十分古樸的村子,村落中人數不多,李佑的大軍趕至時,連出門來看熱鬧的人都很少。

之所以到這村子裡來,自然是因為天色漸晚,李佑得找個地方休整一二。

這麼多人,想要尋地方休整可不容易。

在外面搭上帳篷自是可以,但卻不如現成的屋子來得方便。

村子裡還預留著大量空屋,只消找幾個屋子,將兵士塞進去,便能順利熬過一整晚。

未經百姓允許,擅自闖入留置的空屋,這自是不大妥當。

可這屋子空著也是空著,倒不如李佑拿來,廢物利用。

也省得他們臨時再佈置營帳,徒勞浪費大量時間。

正安置著侍衛,悠然住進空屋中,李佑卻聽得身旁有人驚叫了出聲。

“劉三叔,是你嗎劉三叔?”

說話的人是個半人高的孩童,穿得十分破舊。

這孩童光著腳丫子,湊到這佇列旁來,直朝著李佑馬車旁的劉老三直呼叫起來。

這孩子膽子倒不小,這麼多兵馬將士,他卻像全沒看見一般,只探著腦袋朝劉老三呼喝著。

劉老三這時已湊了過去:“二蛋,你沒逃難跑出去?”

那孩子嘿嘿傻笑著:“左右咱們村子都沒人了,那匪寇壓根就看不上咱們了。咱們村子反倒更安全了。”

這孩子又湊上來,直往劉老三懷中,旁若無人地親暱著:“自打三叔你離開後,咱們村子只遭過兩回劫,便再無匪寇上門了。”

“想是那匪寇也覺得咱們村裡無人,再沒什麼可搶的了……”

這孩子說得輕描淡寫,可李佑聽來,卻是唏噓不已。

“只”遭過兩回劫……

這是多麼諷刺的表述,被劫了兩回,居然可以以“只”來形容。

劉老三已將那孩子攬起:“那便好,那便好。二蛋,三叔這回帶來了厲害的官軍,那扶風寨的匪寇,這回死定了!”

“官軍?當真厲害麼?”那孩子狐疑地朝周邊的軍士看了過去。

“那可不厲害呢!”劉老三直挺著拇指,“你放心,那夥匪人見了官軍,只有落荒而逃的份兒!”

“真的啊?”二蛋歡喜地叫了起來,隨即又道,“那……那你快叫官軍去隔壁周家莊去捉那匪寇,我聽說今日那匪寇還去周家壩去了呢!”

李佑這時候正靠在馬車窗前,倚窗聽著二人對話,這時聽見那孩子說起匪寇,忽地警醒起來。

“你說什麼?扶風寨的人今日下山劫掠了?”

李佑立馬跳下車去,朝那二蛋問了過去。

那孩子有些慌張,但在劉老三安撫之下,鎮定了下來。

他點了頭:“沒錯,今日我去旁邊河道里游水,正撞見匪寇朝周家莊去呢!”

他又指著李佑的馬車:“那匪寇足有大幾十人,那領頭的還騎著大馬,可是駭人哩!”

聽到這裡,李佑再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