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你從未見過劉大亮,為何卻篤定他是個口蜜腹劍的小人呢?”

從秦理主動策劃剿匪事宜,李佑能看得出來,這秦理絕不像其外表那般冷漠。

他其實是有一腔熱血的慷慨義士。

而劉大亮邀他同去剿匪,秦理卻避而不見,這說明秦理對那劉大亮的憎惡,已到了相當地步。

可方才,秦理卻說他從未見過劉大亮。

那這憎惡從何而來?

秦理嘆了口氣:“我對於這劉大亮的認知,全來源於先父。”

說起“先父”,秦理那冰冷的臉上,難得有了些溫情與哀婉。

“秦瓊將軍?他也認得這劉大亮?”

李佑萬沒想到,這事居然還能牽扯到秦瓊頭上。

秦理點頭:“說起來,這劉大亮還曾是先父的同袍兄弟……”

“哦?他也曾在你父親帳下效命?”李佑疑惑道。

劉大亮的身份,與那秦瓊自是天差地別,若說兩人是同袍兄弟,實在有些勉強。

但也有種可能,便是劉大亮曾在秦瓊手下當過偏將幕僚之類的屬官。

相傳秦瓊此人義薄雲天,對下屬極是仁厚,他將屬下當成兄弟,倒並不離奇。

秦理卻是搖頭否認:“他並非是先父帳下僚屬,而是那鄖國公張亮的部下。”

“張亮?”

李佑細細回憶著,他似乎是聽人說起過這個名號。

印象中,似是法曹趙廣曾說過,那劉大亮曾為鄖國公張亮的帳下幕僚,他出任齊州都督長史,也是那張亮舉薦的。

而那鄖國公張亮,李佑自是認得的。

這人出身瓦崗寨,與那秦瓊、程咬金、徐世績等人做過同袍,後來跟隨徐世績投奔了李唐。

相傳此人打仗的本事,比另外三位大將差得不是一丁半點。

但他升官的速度,卻是一點不慢。

現如今這張亮已高升相州都督,被加封為鄖國公,據說不久之後,便要進京為官。

他這個身份,只要進入朝堂中樞,少說也要做個尚書級別的部堂高官了。

李佑想起秦瓊與張亮之間的聯絡,便猜測道:“秦將軍與那劉大亮相識,是在瓦崗寨時期?”

秦理點了點頭,隨即又道:“那張亮本是出身低微,他之所以能在瓦崗寨中嶄露頭角,靠的是一手告密的本事。”

“告密?”李佑呢喃著。

秦理繼續道:“當初瓦崗寨的統領乃是魏公李密,那張亮向李密秘報,說是軍中有人反叛,引得李密震怒,從而誅殺了不少瓦崗義士。”

“而那張亮,因此得了李密信任,在瓦崗寨中顯露頭角……”

李佑細細品味著秦理的話,好奇道:“可這與那劉大亮,有何關聯?難道說這告密的主意,是劉大亮所出?”

“不錯!”秦理提高了音量,似是有些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