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齊王,封地又在齊州,這齊州官民前來恭迎,這本是在情理之中。

但今日來的,可不止是齊州一地的官民,還有周邊的青、淄、濟、濮、登、萊等六州的官員百姓。

他們前來,當然是合規合理。

且不論他齊王身為皇子,本就是天潢貴胄。

單憑他身上擔著的齊州都督這一官銜,就足以節制周邊六州。

唐初的都督權力很大,既能統掌兵事,又能分管政令、教化。

而都督府卻不是每個州都有的,只有那些顯要州府,才會設定都督府。

而一個都督府,也不只管轄本州事務,而是統領周邊數州。

李佑這齊州都督,便能統領這周邊共七個州。

當然,身為皇子,本就不擅軍務政令,這都督之職,大半時候都是虛領,真正的事務,多由長史、別駕之類的輔官分管。

但李佑一來業已成年,二來最近在朝中很有些聲名,極受天子信賴。他若想行使自己大都督的職權,也斷不會有人敢阻撓。

像此刻在安州任都督的李恪,便權掌周邊數州軍政大務,風頭正盛。

李佑此前並未理過軍政大事,但既然想來推廣紅薯,免不得要發號施令。

此刻見諸多官員都在場,他自然而然要露個面,混個臉熟。

站在船頭,與諸位下屬官員招手致意,說了一通感激的話語,他才抽身下了船。

前排的官員們自發讓出一條道來,馬車也早已備好。

李佑領著王府親眷,下船上車,便即離開碼頭。

這道路兩旁都擠滿了人,李佑便將車簾掀開,不時朝下方揮手打著招呼。

陰弘智作為齊王府長史,又是他的舅父,自然也跟隨在車上,陪同介紹。

“這是齊州司馬曹大人,這是齊州倉曹,那位是青州刺史……”

一張張恭敬面孔一閃而過,李佑一一揮手致意,忙得不亦樂乎。

最前排的官員佇列之後,便是當地鄉紳士族,這些人也是州縣的地頭蛇,權勢地位不弱於地方官員。

李佑又與他們一一致意,拱手作謝。

再之後,便是商戶和普通的農戶。

這兩類人的人數最多,佔了約有大半。

只是這農戶和商賈們,似是有些敷衍,全不像之前的官紳們笑得那般開朗。

他們只躬身行禮,個個面無表情,只偶爾有幾人呼喊著殿下千歲之類的話。

李佑看得好奇不已。

他好奇的,並非是這些人態度不夠恭敬,而是這些人為何會出現在這碼頭上。

那官紳們搶著與他李佑搞好關係,前來迎接倒也合理。

可那些百姓,卻是與李佑卻無關係的。

雙方身份懸殊,百姓們該沒有人惦念著能攀上李佑這等貴人的。

那他們前來迎候,又有什麼意義?

李佑看了看陰弘智,那陰弘智已訕訕笑著:“這個……的確是我派人從州縣裡找來的……這不是為了給殿下你撐撐場面嘛!”

果然……

李佑無奈苦笑:“這麼多官員鄉紳,場面已足夠大了。再招來這麼多農戶商人,倒也沒什麼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