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王妃?」

這下子,不光李世民好奇了,在場的所有朝臣賓客們,全都露出了好奇的臉色。

這其中,甚至包括李佑,以及站在他身邊的韋敏本人。

李佑偷偷拉了拉韋敏:「喂,你怎麼成仙女了?」

韋敏瞪大雙眼,一臉迷糊地搖了搖頭:「妾身也不知曉……」

她像是想到了什麼,眼珠兒轉了一轉,似是有話要說,可最終還是低下了眉眼,咬唇不語。

李世民回頭望了望韋敏,又回頭看向那值守將士。

那將士繼續道:「據傳,這些百姓多是大通坊的貧窮住戶,受了齊王妃施粥之恩,這才自發地趕到這皇城門外,前來賀壽!」

聽到這將士的話,李佑第一個醒轉過來。

韋敏施粥,這事兒李佑是知道的,李佑對這並不反對,便也沒再理會,預設韋敏將這善舉施行下去。

可他沒有想到,這事兒竟還會鬧出後文,引得百姓們聚到皇城外了。

想來,百姓們是打聽到了韋敏乃是陰妃的兒媳,這愛屋及烏之下,就趁著陰妃壽辰,湊到這裡感念恩德了。

韋敏此刻還有些發懵,懵懵愣愣不知所措,想來是被這麼大的陣仗給嚇住了,又擔心這事兒鬧大,引發不良影響。

李佑笑著捏了捏韋敏的手,安撫她道:「你這粥可施得真好,哄來了這麼多人給母妃祝壽,母妃一定高興壞了!」

經他這麼一勸,韋敏這才抬了頭。

她先朝陰妃方向看了眼,瞧見陰妃喜笑顏開,這才微舒口氣,低聲嘟囔道:「嚇死個人了,妾身還以為……還以為闖了禍事,給殿下丟人了呢!」

她畢竟身為王妃,拋頭露面的也確實會招致非議,有所擔憂也是正常。

李佑倒是沒那麼小氣,施粥救人本是善舉,只要安全包圍得當,他並不反對。

李世民這時已看向韋敏:「齊王妃,這是怎麼一回事?」

韋敏有些踟躇,李佑趕忙捏了捏她,給她些許信心。

韋敏這才上前:「回稟陛下,此事……此事……是因殿下念及母妃壽辰將至,便令妾身前往施粥,為母妃祈願積德。卻是不曾想,百姓們天性淳良,知恩圖報,竟聚到這皇城外了。」

「哦?為陰妃祈願積德?」

李世民悠悠一念,隨即笑著點頭:「倒是個好點子!」

他再看向陰妃:「愛妃,齊王倒真是長大了!他不光送了份煙花大禮,還發善心,行善舉,為你這個做母親的積攢功德呢!」

陰妃這時已眼眶微紅,愛憐地看了看李佑、韋敏,連連點頭道:「是啊,臣妾卻是不知道,我兒還有這份孝心!」

老兩口連連誇讚,倒是叫李佑有些臉紅了。

這事兒其實與陰妃的壽辰無關,也並非李佑做主,不過是韋敏善心氾濫,自發做的善舉罷了。

只是百姓們由齊王府聯想到陰妃,自然而然地湊過來回報恩德,再經韋敏一詮釋,就變成了他李佑大發善舉,為母積德了。

說起來,也只能感謝這大通坊的貧民們太過給力,難得解除了宵禁,不出去樂呵樂呵,竟跑到這皇城根兒來了。

「大通坊?」

李世民又悠悠嘆了口氣,沉吟道:「朕記得,大通坊該是在城南吧?這些百姓打大通坊走來,怕是要費不少工夫……」

長安城佔地極廣,大通坊在長安城西南方位,而太極宮在正北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