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風頭日盛(第1/3頁)
章節報錯
出了御書房,房玄齡很快組織起太醫署的醫官大夫,拿出那份建言,探討起防疫之策。
醫官一番討論,一致認同,這份建言詳細完備,乃是針對疫症最好的解決之策。
雖說其中有一些見解,超出了醫官的認知常識,但醫官們本著寧可過激,不可輕慢的態度,全盤接受。
房玄齡趕忙將這一結論上報天子,李世民當即做下決斷,組織醫官前往澤州,主持防疫事宜。
澤州之事,成了整個朝堂最關切的大事。
朝廷調撥了數名驛卒,每日騎乘快馬,來回傳遞訊息。
這樣一來,長安與澤州之間的訊息傳遞,便更加迅捷快速。
澤州賑災的最新情況,能第一時間送到宮城,傳遞到朝堂機構與李世民的面前。
三日後,一封太醫署醫官送來的緊急奏疏,在整個朝堂激起了震盪。
據那名被外派澤州,主理防疫的醫官所言,澤州地區果真出現疫症。
而醫官們已依照那份建言,準備起防疫事宜。
這一封奏疏傳來,便即證實了那句“大災之後,便是大疫”。
朝堂諸相唏噓感嘆之餘,立時開始懷疑,究竟是哪位世外高人,提出這般驚人見解?
眾人找到房玄齡,可房玄齡也是一臉迷糊,表示此事除了天子外,再無人詳知內情。
又過了兩日,澤州方面傳來利好訊息,最初的疫症,已被控制了住,再沒有向外擴散傳播。
這一訊息,立時激起朝臣們歡呼雀躍。
古來但凡疫症,都是迅速蔓延擴散。
可從沒聽說,哪次疫症,在一開始就被遏制了住。
這不傳播擴散的疫症,還能叫疫症嗎?
大家欣喜之餘,又將這功勞,歸於那位神秘之人。
正是他提出的建言,使得我大唐能奪天之勢,迅速壓制疫症。
這位世外高人,當真能料得天機,防微杜漸。
這下子大家更好奇了,紛紛四下打聽起那神秘人的訊息。
可這事唯有李世民知曉,從何打探?
總不能前去質問天子吧?
李世民的心情倒像是不錯,整日慷慨激昂,意態勃勃。
可人家不主動說,哪有人敢去相問,窺探天家機密?
大家唯有收起好奇,將心思放在賑災防疫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