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太子,李承乾有一項獨有的優勢,這是其他皇子都無法享受到的。

太子身負輔國之職,能名正言順地參知政事。

他能登臨朝會,與朝臣們一起參政議政。

而其他皇子,若非天子徵召,是不能參與朝會的。

第二日便是朝會之期,李承乾起了個大早,穿上了朝服,打扮得工工整整上了太極殿。

巍峨的太極殿中,朝臣們已排列成序,恭恭敬敬地等候天子駕臨。

沒多時,一身明黃袞服的李世民登臨朝堂,朝會正式開啟。

山呼萬歲之後,朝臣們便開始議起政事。

所議的,無非是近些日子大唐各地發生的大事小情。

這一過程極是無聊,李承乾聽得百無聊賴。

但他必須要忍下去。

因為他在等待時機,要給李佑一個致命一擊。

昨天夜裡,李承乾思量許久,終於找出李佑的錯漏之處。

他命人知會了心腹御史,讓他們準備當堂彈劾李佑。

這會兒,他回過頭去望了一眼,正瞧見御史堆中,自己那心腹朝臣極是自信地點了點頭。

看來,他已準備好了一切,就等著上奏彈劾了。

李承乾心中安定,靜靜等著疾風驟雨到來。

過得許久,朝臣們的議論漸漸平息,那天子近侍太監王德高呼一聲:“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這正是上奏彈劾的好時機,李承乾打起了精神。

正當此時,那御史已站了出來。

這是御史大夫劉承基,如今方三十出頭,能做到御史大夫也算是年輕有為。

他是東宮屬官出身,對李承乾絕對忠誠。

“陛下,臣有奏上報!”

劉承基站了出來,隨即高舉笏板,朗聲喝道。

他這一聲高喝,立時引起了群臣矚目。

御史大夫是朝堂裡的監察機構,他們一旦上奏,便是彈劾朝堂官員,或是上奏諫言天子。

這就意味著,朝中又有大事要發生了。

李世民微微皺眉,隨即點了點頭,示意劉承基說下去。

那劉承基稱了聲謝,便從懷中掏出份奏摺來:

“臣上奏彈劾齊王李佑,私釀烈酒,麋費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