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逍遙椅(第1/3頁)
章節報錯
中書舍人,負責起草詔令,書寫誥敕,乃是天子近臣。
因近侍天子,權掌機密,成了整個朝堂裡極為顯要的職位。
而馬周此人,雖出身清貧,卻極有風骨。
他心思敏銳,見識不凡,常有明言慧語,引得李世民青睞有加。
與魏徵相同,馬周也常行那直言上諫之舉。
但比起魏徵,馬周的上諫,要溫和得多。
他從不在人前頂撞天子,多是私下上書諫言。
李世民本就是寬容博大的胸懷,他自是知曉,敢於上諫,是一個明臣的標準。
但相較於魏徵那般直來直去的性子,李世民更喜歡馬周這種凡事留一線的做法。
所以,他對於馬周格外欣賞,將其調到身邊,但凡有難解之事,常向其詢問。
眼下,李世民心中最大的困惑,便是這太子之位。
原本,李世民深信李承乾能痛改前非,好好地繼承大統,引領大唐。
可經過前次稱心之事,李世民被氣得昏厥過去,再醒來時,他的這個念頭,已發生了些微變化。
李承乾當真是個合適的接班人嗎?或許不是……
至少那李泰、李恪,看起來都更為合適。
但古來傳位傳嫡,李承乾畢竟是嫡子。
若非其有不容寬恕的罪過,李世民不想動這太子之位。
心中糾結難斷,李世民便將此事,拿來向馬周相詢。
“陛下,太子廢立,乃是國之大事,馬周不敢妄言。”
馬周躬身拱手,將這皮球給踢了回來。
李世民仍不願罷休:“朕只是詢問意見,並非要做下決斷。卿有何意見,但講無妨!”
他這般強求,馬周終是嘆了口氣,鬆口道:“太子行為不端,理當規勸教導。但易儲之事,實在太過重大。”
他思慮片刻,又謹慎道:“臣以為,此時提及易儲,為時過早。”
“為時過早?”
李世民細細品味著馬周的話,陷入了沉思。
是啊,李承乾乃是嫡長子,在朝中根基最深。
他若能改了性子,老老實實做個安樂太子,自是最好的結局。
易儲,說來容易,真實施起來,談何容易?
最簡單的問題,便是這太子人選,除了李承乾外,又該定誰?
那李泰才識頗高,看起來恭順孝誠,可實際如何,卻又兩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