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大明空軍,出征!(第1/5頁)
章節報錯
提起安南交趾這個地方,現在很多人腦海,第1個念頭就是金三角,然後就是旁邊不男不女的國家。
其實現代很少有人知道,這片被稱為雞腳的地方,其實在秦漢隋唐時期,也是屬於華夏的領土。
但隨著唐末混亂,這裡一些野心家崛起,漸漸的控制了這裡,獨立成了王國。
宋朝軟弱,多次征戰,皆以失敗告終,如水滸傳中梁山好漢招安以後,有不少都慘死在了收服這裡的戰鬥中。
只不過水滸傳終究是,現實戰爭如何已經很少有人知曉,不過結果肯定不如人意。
元朝時期,蒙古軍隊也曾想將這裡收服,可惜縱橫萬里的蒙古大軍,在這裡折戟沉沙,多次進攻都損失慘重無功而返。
後來到明朝,朱元章在登基以後,也曾想過收服這裡,但這裡的國王實在太狡猾,老朱這邊剛登基,安南這裡的國王就稱臣納貢,讓老朱沒有了動手的機會。
其實最主要的原因,北元還沒有滅絕,老朱也沒有那麼多的精力,對付南邊的小國家。
後來老朱見安南國年年進貢恭順有加,覺得這樣也不錯,便將此地和一些國家,列為了不徵之國。
所謂的不徵,不是不允許打,而是在老朱的觀念中,這種窮鄉僻壤的地方打下來也沒用,除了浪費朝廷錢糧之外,沒有任何用處,完全就是一個雞肋。
從此中我們可以理解為,那些所謂的不徵之國,在老朱的心目中都是窮鄉僻壤,完全是收穫跟付出不成正比。
後老爺子登基,派鄭和下西洋之後,覺得這裡必須要佔領,因為老爺子察覺這裡,以後將是大明的海上防線。
可他當初造反的時候,打的就是朱允炆破壞祖宗之法,如果他要派兵攻打安南,那不是自己打自己臉嗎。
本來老爺子沒有動手的機會,可安南卻是自己作死,後面給了老爺子動手的機會。
自打老爺子登基,哦,不準確的說從朱允炆登基開始,安南就不斷的騷擾大明邊境,甚至還霸佔一部分地盤,想要據為己有。
朱允炆時期,因為燕王造反,國內都擺平不了,朱允炆自然管不了邊疆之事,只是下旨斥責,可然並卵,安南這邊連理都不理,彷彿大明不存在了,依舊一點一點的侵佔大明的領土。
後老爺子登基,得知此事後有心想管,可想著自己的造反理由,又覺得目前地位不穩,需要番邦屬國的支援肯定,選擇了暫時隱忍了下來,繼續下旨斥責,結果可想而知,依舊沒多大的用處。
後就在老爺子打算準備穩定住國內,再找機會收拾這不聽話的小弟時,安南朝內竟然自己亂了起來。
身為宰相的胡氏竟然謀籌篡位,而且還矇蔽大明這個宗主國,後來如果不是陳氏還有一個活著跑到了大明,將其謀反的事情告訴了老爺子,恐怕老爺子還不清楚裡面的事情。
得知了安南事情的老爺子,憤怒異常,呵斥胡氏不遵禮法,欺君滅祖,欺上瞞下等數條大罪,嚷嚷著要幫助陳氏,奪回他們該有的地位。
其實別看老爺子表面上叫的囂,心裡卻是樂開了花,他早就想將這片土地收歸己有了,如今機會這不是來了嗎。
至於陳氏王朝唯一活下來的陳天平,呵呵呵呵呵。
這年頭,南方山林茂盛,毒蟲勐獸無數,陳天平孤身一人,再加上身體累弱,不幸離世應該是很正常的事情吧。
等陳天平走後,陳氏王朝就沒有了繼承人,按照禮法,大明身為宗主國代管安南,是非常符合禮法的。
再說了,大明又不要這塊地,等他日找到了陳氏繼承人,在扶其登基不就行了。
至於找這個繼承人需要多久時間?
那就不好說了,可能需要100年,也有可能要200年,甚至幾千年都有可能,畢竟人海茫茫,找一個無名之人,確實有點難度。
老爺子想的是好,可胡氏卻不聽他安排,在得知事情敗露之後,竟然直接派人來大明,說要接他們的王孫回去繼承王位。
這下老爺子心裡就鬱悶了。
你說你都造反了,就自己當得了唄,還搞這些亂七八糟的幹嘛?
雖然心裡不爽,可人家來接了,還有那個腦子也不知道缺一根筋還是咋回事的陳天平,竟然被對方忽悠的一愣一愣,傻乎乎的就跟著人家回去了。
看著被對方感動一塌湖塗的陳天平,老爺子真想給其一個大嘴巴子。
真是蠢到家了,你這樣回去除了當傀儡有什麼用?
雖然心裡千不情萬不願,但身為宗主國,該有的氣度還是要有的,既然人家要走那就走吧,好良言難勸該死的鬼,對方想回去當傀儡,那就回去吧。
而就在老爺子鬱悶的覺得又錯過了一個機會時,本來很聰明的胡氏,不知道突然腦癱了還是怎麼回事。
竟然在陳天平剛回去,兩者一見面的時候,就直接動手砍了陳天平。
你說你砍就砍了吧,你光砍一個陳天平就行了,你幹嘛也把大明的使者給砍了,你這不是廁所裡打燈籠找死嗎。
如果光砍了陳天平,回頭向大明賠個不是,讓出侵佔的土地,再謙卑一點,多進貢一點,向來愛面子的大明朝,肯定會預設你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