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圭的命令下達,各路軍馬開始行動。

最先出動的是海軍。

作為一支海上部隊,隨時可能會與敵人遭遇,他們幾乎習慣保持著十二時辰待命狀態。

當集結的命令下達。

早就立功心切的海軍陸戰隊,以最快的速度集結登船。

朱瞻圭站在碼頭,向著站在甲板上向他行禮的海軍人員,拱手深深一揖。

海軍將士集體抬手還禮。

沒有激揚康慨的戰前演講,沒有高官厚祿的重賞許諾。

作為朱瞻圭最嫡系的部隊,所有海軍人員,會為朱瞻圭戰鬥到最後一人。

他們也都知道,只要努力作戰,該有的封賞和獎勵,朱瞻圭不會少他們一點。

「嗚嗚嗚…」

隨著號角聲響起,水手們用力的拉起船帆,動力船倉的水兵們,光著膀子跟隨著號子,用力的滑動了巨大的船槳,讓巨大的戰艦慢慢的動了起來。

直到海軍的船隻消失,站在碼頭的朱瞻圭,才返回了海邊臨時駐紮地。

在戰鬥結束之前,他會一直待在這裡。

目的有兩個。

第一,最快的接到海軍那邊的訊息。

第二,要萬一戰敗,岸邊停留的幾艘戰船,會第一時間護送他離開。

雖然第二種可能性非常小,甚至說根本就不會發生。

可身為一名統帥,要做好任何意外發生的準備。

中午的時候,神機營一分為二,向兩個方向開始正式發動進攻。

東北方向有江淮帶領,踏出了出雲邊界,向因幡發動進攻。

守護這裡的名和家族,也已經做好了準備。

他們堅壁清野,召集所有能戰之民,在其領地城池內做好了堅強抵抗的準備。

手拿望遠鏡觀察著敵人堡壘的江淮,看著那跟薄紙一樣的防線,不屑的輕笑一聲。

敵人的堡壘防線,除了挖了壕溝之外,外面跟月山富田城一樣,都是那種用原木搭起的木質城牆。

見慣了大明那種固若金湯的堅城防禦,小窩瓜們這種防禦,在江淮眼中簡直就是小孩子過家家。

「通知炮營,先放一輪炮通知通知裡面的小矮子們,咱們來了!」

收回望遠鏡,江淮對著站在身邊的張弦,下達了開炮命令。

張弦行了一禮,親自奔向了炮營。

此次神機營出海,火炮並沒有全部帶來。

只攜帶了60門輕型火炮,和二十門中型火炮。

此次分兵,炮營也被一分為二。

江淮和沉安每人帶了30門輕型火炮和10門中型火炮。

至於虎蹲炮,則是下方到了下方的部隊。

神機營在北征回來後,由於兵力增加的原因,朱瞻圭將神機營進行了改變。

原本的各隊劃分一律取消。

改為了10人小隊,50人中隊,100人大隊,千人一營,萬人一團的編制。

各隊軍官稱呼換成了,小隊長中隊長大隊長。

千人可叫營長,同樣也可以叫千人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