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母,咱們這樣做真的好嗎,一旦這樣幹了,可就是真的造反了。朝廷可是規定,禁止人進入這個什麼軌道,一旦被抓住了就要重罰了。」

山東濟南府數十里外,火車軌道邊。

數百名身著民裝的百姓,手拿鋤頭鐵鍁斧頭,奮力的拆著柵欄。

在隊伍的最前面,是一名身穿勁裝的女子。

此女雖然相貌中等,但眉宇之間的英武之氣,給其添了幾分姿彩。

問話的是一個矮瘦的漢子,名叫劉俊,乃是此女的追隨者之一。

鳳眸正掃視著鐵道的女子,看了矮瘦一眼,「難道你不相信本佛母,或者是你怕了?」

明叫劉俊的矮瘦漢子臉色一紅,彷彿受到了什麼羞辱,激動道:「朱棣不仁,不把我們山東百姓當人看,當地官員層層剝削我們,其孫子朱瞻圭更是在數年前殺了我大哥,我與大明有不共戴天之仇,我恨不得啃他們的骨吃他們的肉,為此我連命都可以不要,哪有怕之說。」

女子認真的看了他一眼,淡淡的點了點頭。

「但願如此吧!」

說罷,走向了砍開柵欄的數百人,準備安排下一步計劃。

看著走開的倩影,漢子咬了咬嘴唇,眼中閃過一絲痴迷,大步的追了上去。

此女名叫唐賽兒,蒲臺縣人事。

山東之地,自古是兵家之必爭之地,元末時期,此地更是紅巾軍的重要之地。

哪怕就算是天下安定了,此地依舊流傳著紅巾軍和白蓮教之說。

唐賽兒從小受紅巾軍等思想的影響下,自幼詠誦經文,甚至還經常以佛母自稱。

長大之後跟同道之人林三結為了夫妻。

林三跟唐賽兒的從小經歷一樣,也是深受紅巾軍和白蓮教的思想影響!

夫妻二人在一起的時候,經常討論各種精神信仰,以及對無上佛國的嚮往。

山東這個地方,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自打元末之後就沒有好過。

洪武年間,這裡連年災害餓殍遍野,老朱死後老爺子又發動了靖難,山東這裡又成了主要的戰場。

大戰打完,就在山東百姓們以為可以休息休息的時候,朱棣又做起了妖,打算在北平那裡新修一個皇宮。

再加上多次北征,修浚運河,開通會通河,僅僅山東這一地,朝廷抽調的民夫青壯,就高達幾十萬。

再加上連年災害,土地荒蕪,山東之地幾乎成了人間煉獄。

幾年前山東發生旱災,皇太孫到來,讓飽受摧殘的山東回了一波血。

第二年年景也算不錯,讓大家種了點的糧食,再加上朝廷的補助饑荒稍微好了一點。

可老天爺專坑苦命人。

第三年的時候,旱災又到來,緊接著又是蝗災,今年又是一場大旱。

接連幾年整下來,山東這邊已經快扛不住了。

很多百姓都以樹皮草根為食,甚至賣妻吃子。

唐賽兒家裡雖然沒有這麼悽慘,但也是過得緊巴巴的。

從小受到紅巾軍思想影響的唐賽兒,對災民們非常同情,於是便效法元末紅巾軍,以白蓮思想籠絡民眾,安撫當地百姓之心。

由於是女兒身的原因,她便推薦她的丈夫林三擔任了領導者,她則在幕後默默的支援。

唐賽兒宣傳白蓮,其實一開始並沒有什麼壞心思,只是想讓受盡苦難的山東百姓,有個精神寄託。

本來朝廷只要快速的放糧,救百姓於水火,是沒有問題的,山東也會快速的穩固下來。

可不知道怎麼回事,朝廷到現在都沒有放糧的訊息,這讓山東百姓們怨

聲四起,很多人都懷念起了皇太孫在的日子。

雖然皇太孫管理的嚴格,還會殺人,但他真的會給糧食,而且還會給大家幹活的機會,不讓大家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