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有些人當官,其實還不如一頭豬。(第1/6頁)
章節報錯
“這位先生,還請出示你的文碟!”
金陵南郊,金陵第一縣學。
學校的大門口,排起了長長的隊伍,等待著進入學校。
學校的執勤衛隊,正一個檢查著來人的身份文牒,不許任何非學生家長進入。
此時在門口的位置,一名衛隊成員神情嚴肅的攔住了一個青年。
這青年身穿著一件帶補丁的藍色粗布衣,雖然這件衣服已經有些破舊了,但卻洗的非常乾淨。
青年面向普通,眉宇之間帶著一絲和善,一看就知道是一個性格溫和很好相處的人。
“這是我的文牒和邀請函!”
朱瞻圭微笑的拿出了自己的文牒和邀請函,遞給了看門在學校護衛。
今天朱瞻圭來到學校,並不是搞什麼微服私訪。
而是他的兒子朱祁銳,昨天休沐的時候告訴朱瞻圭,今天學校將有一場畢業典禮,他作為金陵縣學二年級的班長,將會帶領全班,參加四年級學長的畢業典禮,並且還和幾個同學,上臺表演節目。
這是朱祁銳上學以來第1次這麼露臉,所以他希望自家老爹,能在現場為他加油助威。
聽到自家兒子這麼提,朱瞻圭這才想起來,第一批入學的新學學生,將要從縣學畢業,踏入中階的府學學習了。
雖然府學就在縣學的隔壁,走幾步路就到了。但這是第1批孩子畢業,文曲院對此格外重視,下令各方縣學,進行一次彙報表演,讓家長們看看自家孩子,在學校這4年來的學習的成果。
明朝的新學跟後世不一樣。
不是六七月份畢業,而是在年底的11月中畢業。
孩子畢業之後,再到新年前的一個月,不會放假讓他們在家裡閒著無聊。
學校會根據他們個人的能力,安排一個畢業實習。
這個畢業實習會根據年齡的不同,擅長的內容不同,安排不同的工作。
比如說即將畢業的縣學學生,由於年齡還小,肯定不會參與政務,或者是入伍打仗等一類的事情。
在實習的這段時間,他們將會被派到縣衙和各個商會工作。
比如說幫縣衙中的書吏騰抄一些內容,或者是去幾大商會,幫忙算個賬或者是幹些雜活一類的事情。
別看這些縣學學生還小,但經過四年的學習,他們自身的知識積累和文化水平,已經不比後世的中學生差了。
在這個文盲佔據90%的比例的時代,這些孩子已經可以稱為小秀才了。
學校分配的這些基礎的工作,對他們而言還是輕輕鬆鬆能勝任的。
另外朝廷也不會讓他們白乾活,在新年實習結束之後,會給他們一些工錢和年貨,讓這些孩子們,體會付出就有收穫的快樂。
可以說,新學不單單只是知識上的培養,也會讓孩子學有所用,積累一些日常的經驗。
讓他們以後大學畢業,如果沒有回學校任教,便可以根據個人的特長,安排到各個部門,輕鬆地接手這些工作。
這樣的教育,比儒家那一套的教育,強了不知道多少倍。
像很多考上的儒家弟子,別看一副滿腹經綸吟的模樣。其實在下方地方為官後,除了學問之外一無是處。很多事情都需要師爺和下面的小吏處理,他們對政務根本就是一竅不通,甚至有的連油鹽醬醋五穀都分不清楚。
這樣四肢不勤,五穀不分,只會之乎者也,撈錢貪汙的傢伙,指望他們造福老百姓。
呵呵,說難聽點,栓一頭豬在官位上,都能勝任這些工作。
而新學這邊的教育,除了在縣學和府學畢業之後,會有短暫的實習外,到了大學幾乎是上半個月的課,實習半個月。
那些能力突出的,朱瞻圭會直接安排到朝廷各個部門,讓他們學習這方面的經驗,積累這方面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