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十人俘虜一城的輝煌戰績。(第1/5頁)
章節報錯
用了四天的時間,經過多次商量與談判,朱瞻圭和孟加拉蘇丹國,終於定下了雙方都滿意的條件。
第一,所有公爵降一級,老國王封為孟加拉公,除降級的公爵之外,其他人的爵位不變。
貴族名下封地,除了按照大明約定,每人口分多少土地之外,其他的一律上交。
並且備註要求,分配的土地,這些貴族只有使用權,沒有買賣權,土地的所有權歸大明皇室所有。
所有貴族的權力地位只限於孟加拉區域,去往大明別的領土,只擁有最基礎的貴族權利,不以爵位等級判定。
第二,孟加拉所有商人想要經商貿易,必須加入日不落商會或者是日月商會,沒有加入此兩商會者,一律以走私者論處。
第三,大明將會在孟加拉創辦學院,學院招收學生標準,將以大明新學為準,並且為了保留孟加拉文化,將會多開一門孟加拉文化課。(備註:學生可自行選擇是否學習該門課程,家長不可強求。)
第四,從雙方約定成立那日,孟加拉的官方語將會被取消,將以大明官話為普通的交流語言。(備註:孟加拉官員,必須要精通大明官話和文字,否則將不會錄用!)
第五,取消各層貴族所擁有的私人軍隊,個人護衛將按照大明勳貴規格執行。
第六,孟加拉耕種土地,從今日起,不再屬於百姓個人,而屬於大明朝廷,任何人不得私自販賣,違者重罰。
寬大的國書上,密密麻麻寫了20多個約定。
這些條件是朱瞻圭經過深思熟慮,覺得孟加拉能接受的條件,再加上兩方關係還行,定的也沒有多麼苛刻。
雖然孟加拉那邊,對此多少有些微詞,但大局是如此,就算是有點小意見,也只能咬牙認了下來。
隨著兩方各自簽上了字蓋上了國印,孟加拉蘇丹國從今日起將正式取消,改名為孟加拉省。
孟加拉布政史,將暫時由老國王擔任,其他的小官員,老爺子那邊也來信通知了,將會以最快的速度趕過來,接手這裡的政務。
在官員們沒到來之前,孟加拉將會實行軍事管制,防止在交接期間發生什麼意外。
忙完了收服孟加拉,朱瞻圭便開始安排修路的事情。
眼瞅著約定的時間就要快到,再不加快速度,朝廷那邊就要鬧么蛾子了。
當初他可是跟楊士奇等人,約定了兩年之內拿下阿三國,結果現在過去了一年半還多了,阿三國這邊的戰爭還沒有結束,甚至隱隱有擴大的趨勢。
】
朱瞻圭要是再不加快速度,楊士奇等人絕對會跳出來,叫停這場戰爭。
雖然朱瞻圭有信心說服他們,但他懶得費這個嘴皮子。
再說了,朝廷那邊還有這麼多打工的人等著呢,阿三國還有那麼多土地等著要種,這浪費的不單是時間還是錢呀。
孟加拉地形還算平坦,再加上本身道路修繕的也不錯,朱瞻圭只需要簡單規劃,安排人修整一下就行了。
唯一麻煩的,就是緬國那裡。
緬國可是山林地區,不說是在現代,在後世道路方面也是一塌湖塗。
想要打通這一條道路,肯定要費不少麻煩。
不過在頭疼修路問題之前,朱瞻圭需要先解決老國王的那個兄弟,還有配合大明那邊的進攻。
再次返航的運輸隊還沒有回來,朱瞻圭也不清楚那邊的情況怎麼樣了。
鄭哼和于謙有沒有按照約定的時間和路線發動進攻,緬國那邊是束手投降還是拼死抵抗,他到現在都一無所知。
永樂15年,朱瞻圭在孟加拉國度過了新年。
隨著又一年的過去,朱瞻圭感覺到時間越來越緊迫。
距離歷史上老爺子離世的時間,已經不足10年了。
目前為止他的計劃,連1/10都沒有進行到。
他的計劃中很多事情都需要老爺子的幫助,如果沒有老爺子的幫助,他想完成這些計劃,至少要難上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