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稟陛下,臣近日發現了一件,可能會影響國本傳承的事情。”

此言一出,在場所有人都皺起了眉頭。

影響國本傳承,難道是太子和漢王的事?

想到此,所有的人下意識的看向了太子朱胖胖,以及漢王朱高煦。

丟了監國的位置,心裡本來就十分不爽的漢王朱高煦,注意到眾人的眼神,又回想了一下剛才張御史的話,突然心中一緊。

難道這姓張的老小子,知道了自己和建文餘孽的事了。

到這種可能,朱高煦眼神一寒,死死的看向了張懸。

他發誓,不管這老小子今天說出什麼,都要讓這個老傢伙,見不到明天的太陽。

朱高煦的眼神,很多人都注意到了。

這一下,所有人更加肯定了,張懸要稟報的事情,跟這位漢王有關係。

而且更重要的是,旁邊的太子從頭到尾一言不發,只是低著頭站在那裡,很顯然也是知道了些什麼。

這下子,文官和武將集團暗暗起了火藥味。

太子是文官集團認定的儲君,更是他們理想的聖君模樣,他們不允許這樣的儲君出任何意外。

漢王朱高煦,他們是實在是看不上,喜歡打打殺殺的君王,有朱棣一個就夠他們頭疼的了,再來一個,還讓他們活不活。

而武將集團那邊則是在考慮著,如果被攻擊的是漢王朱高煦,他們要不要出手幫忙?

畢竟漢王是站在他們這一邊的,雖然太子也不錯,可對武事方面並不上心,反而十分注重地方百姓和文官。

讓武將們非常擔心,將來大明朝很可能會在太子的引領下,走向宋朝那種文貴武賤的道路。

宋朝那種文貴武賤的情況,武將們是絕對不允許再出現的,再加上他們跟漢王的關係也不錯,所以便考慮著,待會如果事情不太嚴重,就站在漢王那邊。

當然了,如果要是事情太嚴重了,那他們只能在精神上支援漢王了。

皇家儲君之事,他們這些武將能不參與儘量不參與。

有緊張的,也有高興的。

我們的趙王朱高燧,心裡就樂開了花。

如果張懸稟報的這事,把老大老二牽扯其中,不管結果如何,兩人肯定有一個要倒黴。

甚至兩個都可能要倒黴。

老爺子就他們三個兒子。

老大,老二倒黴了。

那好事不就落到他頭上了。

越想朱高燧心中越高興,甚至下意識的露出了,他那可愛的兔子牙。

坐在龍椅上朱棣,把所有人的神色盡收眼中。

感受著殿中那緊張的氣氛,以及文武群臣看向太子和漢王的眼神,心中微微一笑,表情嚴肅的對著御史張懸道:“卿家此言何意?如果沒有個說法,朕就要拿你試問了。”

張懸撲通一下跪在地上,從懷中摸出一份奏章高高舉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