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孝堂木香說白了就是周羽為了能讓大家剪頭髮所特意「編造」出來的一種產品,其本身是用京城附近的一個小山頭獨有的木材及花草原料製作而成,燃燒時會有區別於一般香火的氣味。而那盒子,同樣也是用山上的木頭經過木匠磨製而成,並無什麼特別指出。至於那個小型的青銅方鼎,不過就是一般的青銅製品。

但這幾樣看似平平無奇的東西能夠暢銷京城,厲害之處就在於周羽對它們的營銷十分誇張。

先說這孝堂木香,周羽對其的描述是,焚此香三支後,所剃下的頭髮將會積為父母的功德,父母尚且在世的,則增其陽間福壽,保佑二老能夠平平安安,長命百歲;父母已經故去的,則加其陰間造化,祈願二老來世多福多報,好運安康。接下來是這孝堂木盒,凡是在他鄉剪去頭髮的,都需要將孝堂木香的香灰收集在此盒中,然後每年親自或託人帶回故鄉的土地掩埋,才能起到為父母積功攢德的作用。至於這孝堂方鼎使用,那就很簡單了,沒有離開家鄉的人焚香時可以直接將香插在鼎中,每年除夕之時再將鼎中的香灰埋進土裡就行。

在這個時代的文國,這種商品的市場潛力非常巨大,但實際上就是在坑錢。周羽也仔細思考過這種事情,於是他將孝堂木香的層次分為一檔,二檔和三檔這三種品類。一檔的香賣得十分昂貴,一組三支裝需要三十兩銀子;三檔的香又便宜得很,只賣十文錢一組;至於二檔的,就有一些特殊了,這是專門賣給參加科舉考試考生的香。有些人在開考前會削髮明志,所以也需要這個產品。其銷售模式也很特別,二檔的香一組賣二十文,憑考生的身份證明購買,凡在後續的考試高中之人,小店都會贈送一組一檔的香;若是不幸名落孫山也不要緊。來年再至京城之時,小店也會贈送一組二檔的香。說白了,這就是對科舉人才的一項優惠政策,周羽將之命名為:學生優惠。

價格差異地如此巨大,周羽對外宣稱的效果自然有所不同。要焚燒一檔的香才能夠積功德,二檔三檔的香只能夠祈求上天寬恕焚香者的剃髮行為,積德的作用會弱很多。

但即使如此,要想將這種觸及敏感話題的東西賣出去,仍舊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為此,前兩日周羽特意帶著陳進一塊兒進宮面見文皇。

「陛下,微臣在京城附近發現一種奇異的木料,此木為當地獨產,具一位高人留下的書中記載,相傳此木為天神堥篪因思念自己的雙親而留下的眼淚滴落凡間所滋養生出的寶物,因此喚作孝堂木,又名相思淚樹……」

周羽給文皇胡遍了一通,中心思想大概就是說這東西特別好,能夠讓人在不犯孝祭的前提下合理地剃掉自己的頭髮,相反,多剪頭髮還能夠多為父母送福。至於什麼欺君之罪,扯淡去吧,這個時代還沒有對此種樹木的記載,文皇能知道那棵樹究竟叫什麼名字才有鬼了!

儘管如此,但這畢竟是個商業行為,要是不拿出點吸引人的條件,文皇還是不會輕易批准周羽做這種買賣。於是周羽又開始在二檔的香上面做起了文章:「陛下,這第二檔的香是專門為科舉人才所設計,在售賣時可以給這些學生以優惠,鼓勵他們為陛下盡忠,為國家效力,如此有利於在這些人心中埋下伏筆,讓他們從情感上更傾向於陛下,而非為歹人所用。」

文皇聽後,覺得這個辦法可行,於是要求周羽在宣傳第二檔的孝堂木香時必須有報效皇帝,報效朝廷之類的標語和話術。周羽一口就答應下來,接下來在被強制要求上交五成的利潤給宮中府庫後,文皇也點了頭。周羽收購的制香作坊即刻開工,趕製這批新香。

產品上市後,文皇和陳進又親自在宮中和權貴大臣中為這家小店做宣傳,大肆誇獎孝堂木香的作用。有了這兩位重量級人物的帶頭,小店的生意立馬火爆起來,王公大臣無不爭

相購買。再後來,朝中的訊息傳到民間,大家也紛紛前去了解情況,一些鬚髮過長的人還是很願意花一點小錢來把自己的頭髮鬍鬚剃掉些。

當然,自始至終,周羽都不曾出現在店中,而是完全將店面交給手下的人去打理,自己最多隻是查一查賬本和庫房的情況。

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孝堂木香的名聲就從京城傳到了文國的其他地區,一些在他鄉定居的人們都紛紛託人從京城買些香以及木盒過來。由於孝堂木盒的定價比較高昂,一個盒子就得賣到二十兩銀子,所以一部分來自相同地方的人會湊錢買一個回來共同使用。

與此同時,朝中還傳出另外一件大事,即長樂公主陳若蘭被定為與乾國和親最終人選。雖然這個訊息與之前文皇冊封王相孫女的聖旨有出入,但百官和民眾也能夠理解,畢竟總不能派一個病秧子去和親吧?這樣一來,王相可就白撿了個便宜,什麼也沒付出,自己的孫女還落了個公主的頭銜。

遠嫁乾國的人選雖已定下,但還需要挑選護送和親使團的人,今日的早朝之上,此事便成了主要的議題。

「陛下,微臣以為,和親一事關乎文國大體,萬不可疏忽懈怠,因此當派朝中重臣前往。依臣所見,當從禮部的官員中擇一精幹之人,作為和親大使。」戶部一位官員諫言道。

這位官員的建議得到了朝中大多數人的贊同,畢竟這種事本來就該由禮部來負責。

這時,文官之首的王成站出來說道:「陛下,老臣保舉一人,定可堪當此任!」

「哦?王相所薦何人?」文皇問道。

「御史臺,周羽!」王成開口道。

當百官還在驚訝之中時,禮部侍郎房槐立馬跟上說道:「陛下,微臣也認為周御史堪當此任!」

現在眾大臣們看出來了,這是王成在藉機報復周羽。

正當大家還在想周羽會怎麼應付之時,武將們也開口了。

「陛下,微臣和王相意見相同,周御史可作和親大使,護送公主奔赴乾國!」徵西將軍馬忠站出來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