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眾人幾天的修繕,貿易站已經修建的差不多,貿易站並不大,交易的視窗不過數十個,大家想著反正人口數量不多,修建太大的貿易站反而是浪費了,於是人們把精力放在了修建自己的房屋或修建倉庫上。因此沒過幾天,貿易站也算是完工了。

阮文召等人派派船隻留守河岸邊,用於防止突發異變,方便人們可以坐船逃走,並且他也給島上的護衛隊留了武器,用於防身。眾人在當地過完春節,便向南前往悉多移民點去了。阮文召留的船隊還是挺多的,大概是由於他們此行主要是運送移民的緣故吧。

島上的土著沒有太多吸引佔婆人的東西,但是還需要長居於此,總得和這群土著人打好關係才是,於是雙方開始用糧食和香料的貿易,佔婆的商人得到糧食後會去滿者伯夷或者附近的文明國家交易,這個世界的糧食參量並不高。但是為了活下去,人們只能開墾更多的土地,希望老天爺給他們一個好收成,他們也可以多屯一點糧食。

如果收成不好,那就容易爆發大規模的饑荒,到時候國庫放糧賑災恐怕都不一定能解決這一系列問題。這一切都是生產力低下的緣故,現在潘都蘭加大學特地設立了分院研究農業,就是希望能夠研究出產量更高的水稻,因此制蓬峩還在各大學設立了生物學,甚至還親自示範組裝了一臺顯微鏡,顯微鏡很快普及到了各個大學裡,作為生物教學的儀器。

但實際上就算開設生物學的教學也沒有很大的作用,因為有關於生物學的資料非常少,除了各個物種的記載之外,比如說生物學的遺傳定律,雖說有人發現了相關的規律,但是他們一直搞不懂遺傳到底是什麼回事,只當是由上天決定的。

因此眾人對開設生物學表示非常不解,我研究農業生產為什麼要學生物學?這個生物學是什麼?生物學學什麼?大家都不明白。制蓬峩只說了,這是一片空白的領域,難道你們不好奇為什麼綠色的豌豆播種下去能種出黃色的豌豆嘛?

有人表示了反駁,有人則是表示贊成,有人沒有發表意見。反對的人的意見很簡單,這玩意研究了有什麼用?贊同的人則是表示要讓我國在全方位處於世界的領先地位,因此在空白學科上一定要比別人趁早研究。

在制蓬峩的力排眾議下,生物學還是被開設了,起初的生物學是研究遺傳定律,制蓬峩安排人研究豌豆。當然制蓬峩倒是沒有指望他們能研究出什麼東西來,畢竟遺傳定律是在十九世紀被孟德爾總結出來的,現在無論是生產力還是其他方面,都不足以支撐人們研究生物學。制蓬峩要做的就是掩人耳目,在人們進行研究的時候,他會匿名發表遺傳定律,供給他們學習。遺傳定律作為農作物改良的基礎應該是夠了。

現在人們農學院則是在努力培養優良品種,他們目前還看不到成果,但是還是在行動的,總比坐以待斃要好吧。早在制蓬峩剛執政的期間,他就在佔婆全面推廣肥料,起初是全面推廣農家肥,鼓勵人們全面使用農家肥,果然各地百姓都反應糧食產量確實上來了,不過增幅不是很大,但是人們意見非常滿足了,糧食想道增產一點點,都難如登天。

到後來,制蓬峩則是在各地都出售專門的肥料,讓糧食產量又上升了一個度,然後制蓬峩還讓國家休養生息,稅收也在這一時期降到了佔婆有史以來的最低時刻。百姓在那時就認為,制蓬峩是梵天的眼睛,洞察人世間的疾苦,梵天不忍百姓受到欺壓,所以將放出分身讓制蓬峩下凡拯救百姓。

後來這事越傳越邪乎,說制蓬峩其實就是梵天等等等,各種各樣的傳言都有,不過這些傳言都表現了人們對制蓬峩的敬畏。

滿者伯夷以及周邊國家的糧食都幾乎停滯,雖說現在已經恢復了生產,但是隻要現在發生一次大旱災,來一場大饑荒,恐怕滿者伯夷以及其他國家的政權就會被瓦解了,佔婆人也是他們信得過的盟友,對於他們前來貿易,自然歡迎不已,看到來賣的是糧食,更加歡迎了。

土著前來貿易的頻率不算多,他們都是一個月前來貿易一次,大部分都是購買了調味品,剩下的時間,貿易視窗基本就是沒了造訪了,因此那些一起來的商人非常沮喪,所以商人們開闢了和周邊地區的貿易,商人很快就和周邊幾所島嶼建立起了聯絡,至於讓他們直接就去滿者伯夷,他們是不敢的,他們的船隻並不多,因此糧食貿易其實是由移民船隊負責的。

阮文召等人走了一個星期左右,剩下的一半海軍便運送糧食回國了,他們的主要目的是負責大洋洲移民的運送,現在阮文召都已經遣移民回國了,自然他們也不能待著了,要儘快將納土納弗洛里斯線給運轉起來了。

弗洛里斯的居民們生活十分無趣,他們開了貿易站,一年也忙不了幾天,於是他們各搞各的,大部分人在弗洛里斯種地,貿易站的官員也感到無聊,他在這邊沒有什麼公務要做,實在是閒得很,他現在非常後悔為什麼要來海外,這樣子他什麼時候才能做出功績啊,於是他便在弗洛里斯開了一個煮鹽場,爭取讓鹽做到自給自足並且出口。

弗洛裡斯島處在多雨地區,是非常不適合產鹽的地區,因此人們對於鹽水的濃縮大多數透過直接煮之後得到濃縮的滷水,然後再透過煮滷水,總之流程只有一個砍柴煮鹽,所以這樣產鹽的成本會比本土產鹽的成本高上許多,但是好在是能產出來的。當然他也不打算在一棵樹上吊死,有太陽時就拿出來曬,沒太陽就慢慢蒸發,最後也能得到一批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