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高棉繼承危機
章節報錯
研究個毛線研究,制蓬峩給他們的炮彈不算貴,研究成分還有比例這些需要大量的資金,還有就是他們的鍊鐵技術不夠發達,佔婆多次進中原學習鍊鐵技術,總算是有了較為成熟鍊鐵技術,因此製作炮彈的成本大大較低,成品率也較高,但是花費的成本也不低。
與其研究,還不如買其他國家的。這是許多國家的想法,一個不創新的國家終究不隨歷史主流,一旦佔婆給他們斷開了武器供應,那他們將無彈可打,技術一下子退回到冷兵器時代,到時候只能淪為一個羔羊,任人宰割。
至正二十三年九月十五日,使者回國,梁王為了不讓制蓬峩偷懶,於是派使者督促制蓬峩參戰。
至正二十三年九月十六日,滿者伯夷玩一手金蟬脫殼,抽出二十萬軍隊急行軍直擊阿勃聯軍,阿勃聯軍慘敗,原本十萬人的聯軍在滿者伯夷的進攻下只剩五萬人,最終逃到碧武裡城中閉守不出,出去斷補給的代價實在是太大了,五萬人換來的只是斷了部分時間的補給,得不償失啊。
滿者伯夷軍分兵圍攻瑪裡和碧武裡,聯軍也才知道敵軍抽出了二十多萬的軍隊,剛好瀾滄、素可泰、蘭納的援軍也到來,拉瑪鐵菩提發動總攻。
至正二十三年九月十八日,高棉發生重大變故,高棉國王蘇利耶迭在這一天夜裡暴斃,整個國家上下為之震動,蘇利耶迭大兒子已經被廢黜繼承權,小兒子也尚為成年,但是由於蘇利耶迭並未留下遺囑或者確定繼承人,所以王室繼承權爭奪戰正式開始展開,蘇利耶迭小兒子的擁護者並不算多,大兒子被確立繼承人那麼久,朝堂上下有許多他的擁護者。
目前朝堂中的許多人站隊蘇利耶迭的大兒子,貴族則是擁護小兒子,國外勢力則是想擁護有著王室血脈的兒子去繼承高棉的皇位,這便是高棉繼承危機,各方都有堅定的支援,想要短暫選出王並不容易,而現在國外也在進行戰爭,內外交惡。
至正二十三年九月十九日,高棉舉行國葬,而國葬的結束則是高棉繼承危機的開始。高棉局勢的動盪沒有被拉瑪鐵菩提告訴給眾位士兵,畢竟一旦影響士氣,他們都得在這裡完蛋。
至正二十三年九月二十日,悉多移民點有人發現有一方人在窺視自己,不可能是南洋的人,現在整個南洋都處在戰爭狀態,他們不可能動用自己有限的力量來跟蹤船隊,那應當就是古比古比的原住民了澳洲黑人,他們沒有形成一個國家,甚至連部落制度都沒有形成,各原住民以聚落的形式星星點點的分佈在各地。
這是一個在田裡耕種的農民發現的,隨後被他報告給治安署的治安長官。隨後悉多各等級的長官都前來開了會議,制蓬峩關於原住民問題已經給他們下達了命令,必須和平共處,能夠同化他們就同化他們,畢竟大洋洲原住民並沒有形成文明,甚至農業社會還未進入,相當於一張白紙,你想讓他什麼樣子,他就可以是什麼樣子。
最終透過,先派出語言學家想辦法和對方取得交流,然後和對方通商,慢慢想辦法把他們同化。
大洋洲大分水嶺東部是溼潤性氣候,古比古比人所在的區域剛好是亞熱帶溼潤區域,這種地方適合種植植物,水稻等糧食都可以在該地種植,但由於大洋洲本土野生植物數量少,且難以馴化,所以大洋洲原住人就沒有發展成農耕文明,還一直是較為落後的遊牧文明,現在把種子帶到大洋洲溼潤區種植,種子可以得到很好的生長,不用擔心糧食的問題了。
至正二十三年九月二十一日,雙方達成了初步的交流,經過交流得知,他們的部落是流動性,現在他們的部落駐紮在西邊的丘陵上,從丘陵上有一條小溪流從丘陵流入東邊的大堡礁海,他們部落移居到這沒多久,在之前悉多組織探險隊去摸四周情況的時候,摸到平原的盡頭就沒有繼續摸下去,再想西就是古比古比人的居住地了。
當和對方提出要和對方進行通商時,對方毫不猶豫的同意了,他們的食物剛好要吃完了,雙方可以進行交換,第一步,成功。
古比古比人將佔人都邀請到部落裡,部落裡很和諧,可能是這個部落非常小,人口數量也不多,便於管理的緣故,這個部落隨處可見的是昆士蘭傘樹的標記,這個部落的圖騰是傘樹,姑且就叫他傘樹部落吧,這個部落還有一個巫師,整個部落不過五百餘人,規模很小。
部落酋長很熱情的歡迎各位的到來,並且用火烤了袋鼠肉以及準備了一些果實給翻譯官以及隨行的占人吃。
大家自然盛情難卻,嚐了一口,寡然無味,這是什麼佐料都沒有啊,剛好此次他們也帶來了一瓶鹽,不如現在推銷一下自己的產品。
於是由翻譯家告訴部落酋長:我們有一種調味品,可以讓食物更好吃。
於是在部落酋長的注視下,每個占人都把烤肉吃了下去,還露出很滿足的樣子。
“這是什麼肉啊?挺有嚼勁的。”
“聽他們說,是一種叫袋鼠的肉。”
“袋鼠?是老鼠嘛?”酋長自然是聽不懂占人嘰裡呱啦說的話,經過翻譯家的翻譯,他哈哈大笑,並且說讓他們多吃一點。
翻譯家將鹽撒在肉上,示意讓酋長嘗一嘗。
“¥%@……*%¥%。”翻譯家也不理解了,他說的是什麼鳥語?前面的我還能聽懂,後面每個字我都能聽懂,合起來我怎麼就不認識了呢?
巫師帶有鄙視的看了酋長一眼,沒出息,我來嚐嚐看,於是巫師也吃了一口,調味料在土著中顯得難能可貴,然後就看變了臉色,於是巫師也和酋長一樣在說著翻譯家都聽不懂的鳥語。
周圍的部落成員都聚集在一起,看到這邊來。看著他們對鹽的渴望……
算了,捨不得孩子,套不著狼,於是在大家的同意下,翻譯家把這一罐鹽送給了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