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瀾滄訪問
章節報錯
大漢武昌
“陛下果真是有雄韜偉略啊,我們竟然不費吹灰之力就擊退了敵軍。”
陳友諒都快被誇得得意忘形了,確實在亂世中能混出個名堂的哪個不能有點特殊的才能呢,陳友諒便是個文武雙全人,不然他又怎麼能掌控那麼大一塊領地呢,和其他義軍不同,陳友諒不管什麼狀況下都沒有向元朝投降。當時很多起義軍和元朝進行對抗的時候,都是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實在不行就投降,等到元朝士兵走了之後再起兵造反。但陳友諒從來沒有這麼做了,一直堅持和元朝對抗。從陳漢政權一直到現在,能在元軍多次整壓下保全自身的,試問又有幾個義軍能做到,從此看來,陳友諒也是有謀有武的人。
“陛下,接下來我們要怎麼辦?是要繼續追擊梁軍嗎?”
陳友諒道:“他們的目的不就是引我們進攻他們嗎?想必是他們想要從南北夾擊,我們自然不能如他們的願,在永州駐紮部分軍力,剩下的軍隊撤回長沙,無論他們怎麼幹擾我們,我們都不能追擊,一旦我們深入他們的土地了,恐怕沒那麼容易出來了。”
“是。”於是使者便前往永州傳遞情報。
等到使者回到桂林,把訊息傳達給把匝剌瓦爾密,把梁王高興壞了,可是他們撤到桂林以來,漢軍沒有追擊到桂林,反而是在永州駐紮下來了。
“這陳友諒到底是有什麼詭計?”把匝剌瓦爾密陷入了沉思,如果換他是陳友諒,他已經會繼續追擊,現在對方不追擊了,反而在這邊住下了,他不知道這是漢軍在等待陳友諒的命令,陳友諒在軍中威信極大,這些軍隊在行軍之前也得到了陳友諒的命令,一切等他命令列事。
當然這種戰法其實不是很好,因為戰機往往都在一瞬之間,等待君主或者主將抉擇往往會錯失戰機,但是在此時這種戰法卻展示出了優點,如果將軍擅作主張發起進攻,恐怕他們就陷入了敵軍戰場。
“不過也好,既然他們不繼續深入,我們的軍隊覆滅的危險也小了許多。”把匝剌瓦爾密道,他們在桂林的軍隊只有五萬多人,五萬對二十萬,他們實在是沒有什麼自信能拖住他們多久。
至正二十三年七月十一號,漢軍大部隊返回長沙,在長沙進行日常訓練。
吳國應天
朱元璋也知道陳友諒被圍攻的事,他自然也看出元軍的目的,不過他朱元璋不是乘人之危的人,他不會在此時攻擊陳友諒,而是準備進攻元軍,元順帝現在把軍隊全部調集到了大漢領土的北方,擴廓帖木兒也親自前往指揮戰爭,隨時隨地準備進攻大漢。
朱元璋認為這是一個好機會,現在齊魯大地沒有任何守軍,等到戰爭開始了,元軍被拖住了,便是收復黃河以北的好機會,朱元璋便按兵不動,儘量不被元軍看出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同時讓廖永忠隨時準備好,隨時準備好把應天,鎮江,寧國軍隊運往徐州。
另外一方面,他也向方國珍進行密切的貿易往來,現在張士誠完蛋了,壓力瞬間就來到了他的身上,方國珍自然不想和朱元璋發生衝突,朱元璋控制蘇州等地後,已經成為中原最強大的勢力,以他們的勢力,上去和朱元璋硬碰硬只會是輸。
但是方國珍北通王保保,據說又和陳友諒關係也不錯,然後和朱元璋關係也不錯,這種反覆橫跳的最為圓滑,但是也是可以試試看可以不可以用說服對方的方法合併掉浙東。
制蓬峩在國內自然也密切關注著局勢,聽到陳友諒沒有繼續出兵進攻後他鬆了口氣,這下子他也可以找理由不用出兵了。
至正二十三年七月十三日,李思齊從秦地出發準備從左翼進攻大漢,陳友諒自然也是提前知道這一切,從秦地趕往陳漢需要有著地形變化,再熟悉的人也需要足夠的時間,陳友諒大罵:“每一個好東西。”這下子他已經被半包圍了,他陳友諒什麼大風大浪沒見識過,不過區區被圍攻,李思齊的那些兵力他自然也看不起,將西部零零散散聚集起來,再從北部軍調集部分人馬前去支援,阻擋李思齊的進攻。
至正二十三年七月十四日,瀾滄國王法昂前來維賈亞訪問,法昂將從制蓬峩這邊學來的經驗全部應用於他的治理當中,比如大大鼓勵貿易,原本他們少的可以忽視的貿易收入再國家的鼓勵下也增長了十倍之多,同時他也在國內大肆鼓勵教育,不過瀾滄地勢都偏高,地形欺負也大,教育普及其實不那麼容易,而且確實成本過高,不能做到和佔婆一樣,將全國各地的縣村都建立學校,不過他也在各縣設立的一所學校,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的人才數量。
法昂自然也成立瀾滄官方的報紙,不過由於訊息傳播速度過慢,目前報紙只在琅勃拉邦以及周邊的省份出售,銷量也中規中矩,不過也算是增加了部分收入。
他執行這些政策用了近半年之久,現在大抵上執行的非常順利。所以,現在他又來偷師了。
“兄弟,好久不見了。”制蓬峩看著熱情有點過頭的法昂有點詫異,他怎麼那麼熱情。
“兄弟,此次我們前來,是想向你們學習學習你治國的方案的,順道來學習一下技術。”法昂道。
好傢伙,是來偷師的。制蓬峩道:“我哪有什麼治理方案,都是靠我手下的這些官員們兢兢業業治國,才有如此效果的。”
隨行迎接的官員無比感動,制蓬峩自上任幾年來,把佔婆一個小國經濟發展的如此繁榮,同時還擴張了那麼大的領土,在國內實行仁政,不要說在百姓們眼中了,就算是在官員們眼中,這位君主就是梵天的腦子化身而來拯救他們的,現在這位君主反倒推卸自己的功勞,這又是這麼一位偉大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