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終於成為了將軍,自己從小就渴望帶兵打仗,現在終於成了將軍。還能夠帶著前鋒營,去為大商朝戰鬥。雖然許風去向不明,可費正丞相說他可能去奇襲敵人去了。

“許風,這次看是你先贏還是我先贏。”小兗心裡說道。

其實此時,在費正心裡,正在盤算著一件事。雖然他隨商王一起行動,此時日落時分,黃昏的夕陽落下,他正在想該做些啥。

宗成是這次行動總指揮,商王只是一個象徵。目的是鼓勵士氣。商王也暗示過自己不要過多幹涉宗成。但是商王為何要自己一起出徵呢?費正是知道原因的,因為商王不希望宗成功高蓋主。

所以商王帶自己隨大軍行動,讓自己隨時去軍中熟悉將軍和士兵們情況。畢竟這是十萬大軍,是商軍。不能全部交給宗成。

自己也很明白大王暗中的心思,所以一直不言不發在軍隊裡熟悉一切。這支軍隊自己以前就熟悉。只是因為幾年前的敗仗讓自己離開了軍隊。現在自己一定會熟悉起來。

最關鍵是小兗的到來。小兗真是一個軍事人才,他不但很快學會了帶兵,還能創造性想出一個方法。我看小兗不會輸給許風…費正開心的想,他嘴角都要裂開了。

這時費正突然想起一個事,那就是許風。許風不知道去哪裡了,誰都不肯說。可是自己有途徑知道,許風已經去偷襲東南夷去了。那是一個奇兵之計,也是一個險棋,如果許風贏了,他在朝中地位一定高漲。那時宗成地位會更穩。如果許風輸了小兗贏了,自己的地位就會上升。

費正在想,自己要不要讓東南夷知道商軍在偷襲。如果東南夷知道了,就會分兵出去,小兗在前面的壓力就會驟減,也許成功機會更大。

如果許風失敗,這裡的敵人也削弱了,小兗一舉攻入東南夷勢如破竹。

這樣的結果對自己是不是更好呢…費正想,越想他越覺得可行。

只是自己也不知道許風走的那條路線啊,自己也不方便問商王。孃的,那就給東南夷一個模糊的情報吧。就說商軍已經派了一支優秀部隊,人數上萬人,悄悄從遠離主戰場的一條險峻的線路去偷襲東南夷。

這樣的話敵人一定會分心去堵截。如果許風輸了,宗成在大王面前又會沒有面子了。那時,自己的小兗再立下大功,自己當丞相都有可能。以前自己不是副丞相嗎?宗成失去勢力,自己一定能上去。

很快,費正就喊來了自己一個心腹,他給那個心腹耳語很多。那個心腹點頭而去。

過了幾日,在東南夷前方大帳裡,這天晚上,新接任的將軍江海正在大營裡研究事情。

他心裡無限焦慮。雖然自己成功當上了大將軍,總領前方全部兵馬,可壓力還是巨大。

當年打贏商軍,其實胡俊起的作用很大。江海知道,當年胡俊為了打贏商軍,胡俊總是不斷研究地圖,不斷想著打仗方案,幾乎到了不吃不眠地步。

在商軍勢如破竹時候,東南夷軍隊已經潰敗的時候,胡俊從京城來到了前線。當時胡俊手裡是一些京城二線守衛部隊,只有幾千人。

當時是丞相常侯看到局勢不妙,提前就在京城將軍中進行選拔。經過他選拔,決定讓胡俊先帶著幾千京城二線衛戍部隊上來。

沒想到胡俊一來到前線,他馬上收編被商軍擊潰的敗軍。然後派了得力武士在後退路上守住。任何想繼續潰逃的敗兵全部斬首。

這樣,他收編了潰兵上萬人。他委派他平時看好的一些帶兵人才,讓他們管好了這些潰兵。他將這些潰兵埋伏在了一個山嶺,擊潰了不可一世的商軍前鋒。

那個前鋒因為一連串勝仗,有些輕敵,他的軍隊腳步都是漂浮的。他們這支幾千人的商軍以為會最早到達東南夷都城,他們在和其餘的商軍比速度。因為誰最先打到了商軍的都城下,大王說過,有重賞。

所以他們速度很快,完全忘記了一切,連敵人會埋伏都沒有去想。

其實當時那支前鋒軍隊副將提醒了他們的主將。“將軍,我們這樣行軍太快了,敵人如果有埋伏我們就完了…”

“哈哈,你太謹慎了。你想,前幾日我們才擊潰了他們上萬人,他們哪裡有那樣強軍隊來對付我們。此刻東南夷軍隊一定是潰不成軍了。我們要不趕緊,敵人在都城構築起防線。我們會付出很大代價才能攻陷都城。現在我們快速前進,說不定會跟著敵人敗兵一起殺進都城…”那個主將說道。

那個副將還想說啥,可是他說不出口了。因為自己前途也要緊。如果被主將說成畏戰怯戰,那自己前程一下就會沒有了。

他只能跟著前行。結果他們走到了胡俊的包圍圈中。

江海清楚記得,自己當時就在那支敗軍之中。自己也是前方一個副將軍,可在整支軍隊被敵人打敗之後,自己已不能在戰車上了,自己也在地上和小兵一起跑著。

大家既然都撤,自己也只能撤。看到胡俊在收攏殘部,自己一下子慚愧了。自己站了出來,給大家說自己也是將軍,一起協助胡俊收攏軍隊。最後自己得到了兩千人的指揮權。

當時胡俊帶著自己和其他將軍一起埋伏,終於打了個大勝仗。那一仗消滅了商軍前鋒幾千人。然後胡俊帶著所有士兵穿插奇襲,包圍了商軍走在前面軍隊兩萬人。

這一次打得比較艱苦,可是最關鍵時刻,胡俊大喊著,“東南夷存亡在此一戰…大家奮勇殺敵…”

所有士兵都感到來了一個好將軍,有希望了,所以他們也奮勇殺敵,不顧生命。那戰,東南夷士兵全殲那股商軍。其餘的商軍一下子懵了。東南夷贏得了時間。

丞相常侯的幾萬軍隊也到了,這些軍隊都交給了胡俊一起指揮。胡俊這才開始按照自己意思來組建和訓練軍隊,逐步和商軍勢均力敵的對抗,才能維持到後來。

江海想,自己目前帶的這支軍隊,正是胡俊打下的底子。沒有他的訓練和選拔人才,這支軍隊不會這樣成型和有戰鬥力。

這支軍隊雖然沒商軍十萬人多,可是常備還是有七八萬,能戰鬥的一線軍隊在五萬以上。相比之下,江海知道,商軍的部隊機動能力沒這樣強。

他們帶了很多攻城機械,那些使用機械計程車兵都有很多。還有很多後勤輜重兵,因為他們是遠道而來。沒有那些後勤輜重兵,他們大軍無法運轉。

所以自己這幾萬人雖然少於商軍,但是自己的野戰士兵可能還多一些。

江海在想著對戰的場景。雖然胡俊走了,可自己依然可以利用他的思想來抵抗敵人。那就是先誘敵深入,然後在特殊的地形包圍他們,吃掉他們。逐步吃掉一些部隊,再集中全部力量圍殲敵人主力。

胡俊當年就是這樣取得勝利的。如果現在,自己這樣也打敗了商軍,那商軍幾乎就沒有兵了。自己將建立不世奇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