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城裡此時亂成一團。

“北蠻子好厲害啊!才交戰,北城樓上的人就死了大半!”

“我們能打贏嗎?”

“我看難!”

“城早晚被破,我不要呆在這裡!我要離開!”

……

百姓人心惶惶,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也驚懼膽顫,有官員甚至直接上奏太子,“殿下,敵人來勢洶洶,我方兵力不足,還是暫離洛陽,避其鋒芒,再圖來日的好!”

“是啊,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文武百官紛紛附和。

剛剛上任的監國太子本就沒經驗,聽聞和北蠻子一交鋒,己方就傷亡過半,早沒了主意,被百官一番遊說,不由心生退意。

散朝後,他立馬去了養心殿,皇帝卻不見他,只叮囑他,“無論如何定要守好洛陽城,否則,提頭來見!”

太子無奈,只能把皇帝的話轉告群臣。

“兵力匱乏,朝中又無經驗豐富的統帥,這仗怎麼打得贏啊?”新任兵部侍郎不住唉聲嘆氣。

他原本是工部的,因為素日和新帝有些往來,新帝為培植自己的勢力,登基後,將他從工部調任到兵部做了二把手。可他對兵事一無所知啊!

兵部原來的人大多跟隨先帝西征而去,新任的兵部官員都是門外漢,更別說能統領千軍萬馬的帥才了!

“昨兒我看見鎮國公府的謝老太爺站在國公府門口望著北方長吁短嘆……”吏部員外郎小聲道。

眾人兩眼頓時一亮,兵部侍郎激動地拍手,“謝老太爺竟然還在洛陽城裡!太好了!他可是百年難遇的戰神啊,當年在北疆,僅憑七八萬人,就將北蠻子打地落花流水!”

兵部侍郎向太子,“殿下,不如請謝老太爺來主持大局吧!”

太子面露猶豫。

當初他父皇登基,鎮國公府的人一個都沒露面,父皇恨地咬牙切齒,曾揚言,“等朕坐穩皇位,必殺鎮國公府滿門!”

父皇應該不會同意用謝老太爺吧?

“殿下,性命重要啊!城一旦被破,我等皆死無葬身之地!”

一官員大呼,其他人紛紛跪地附和。

太子沒轍,只能去養心殿請示皇帝。皇帝依舊沒露面,只讓伺候的小太監來傳口諭,“只要能守住洛陽城,任何人皆可用!”

太子重重吐出一口濁氣。在金鑾殿,他其實已經被群臣說服,再大的冤仇,在生死大事面前,都不值一提!

謝老太爺不是一般人,太子為成功將其請出山,親自帶著文武百官去鎮國公府相求。

看到已逾花甲卻精神瞿爍的謝老太爺,太子暗暗鬆了口氣。

這位老戰神寶刀未老啊!

太子和文武百官到來,謝老太爺也暗暗吁了口氣。

強敵來襲,他夙夜難眠。雖然皇宮那條隧道已經在他的掌控中,可隧道狹窄,洛陽城幾百萬人,如何在不引起宮裡人注意的情況下撤離?

再者,遇見北蠻子,卻望風而逃,不是謝氏的風格!

朝中缺少將領,他知道。昨天,他故意在府門口長吁短嘆,引人注意。

太子拜謝老太爺為兵馬大元帥,統領洛陽城所有兵馬,一應軍務都便宜行事。實際是,太子對兵事一竅不通,局勢微弱累卵,他哪裡敢添亂?

“請老元帥一定要保住洛陽,保住洛陽的百姓!”太子伏身拜下。

謝老太爺高舉帥印,擲地有聲,“放心,就算拼了老夫這條性命,也會保洛陽的百姓無恙!”

當場,謝老太爺調兵遣將,條理清晰,一道道軍令如疾風驟雨傳下去。

看著那些傳令兵疾奔而出,眾人才驚覺,原來這位憂國憂民的謝氏老戰神一直密切關注著戰局,甚至準備好了一切!

北城門外。

鐵弗摩帶著鐵弗部最驍勇善戰的一支人馬來到城門外的空地上,卻發現牆頭上的排兵佈陣驟然大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