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高速宇宙航道,其實就是建設在宇宙間的一種特殊軌道,這種軌道的建立可以使得宇宙飛船在宇宙間的航行速度變快。

如果說以前的普通宇宙航道是「火車」,那麼現在的高速宇宙航道就是「高鐵」,這其中最明顯的差距便是速度。

這也是為什麼蘇落這麼快就可以收到貨的原因。

關於高速宇宙航道,蘇落略有耳聞,但瞭解不多,於是在看到微型小屋的回覆後,便特意去星網上了解了一下更多的資訊。

一般情況下,偏遠星球和小星球都是隻有普通宇宙航道,用於保證必要的出行和運輸。

而修建普通宇宙航道需要花費的金錢,主要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這個屬於星際星球,那麼修建普通宇宙航道的錢就由星際財政部出。

如果屬於私人星球,那自然就得由私人自己出錢,但是星際一般都會針對這種修建普通宇宙航道的情況給予一定的資金上的贊助支援。

這個「贊助支援」的幅度一般在修築普通宇宙航道總花費的10%到30%左右,該星球越有價值,那麼贊助的資金越多。

比如是某種珍稀礦石的星球,且礦石種類數量不多,純淨度比較高,那麼大機率就能夠拿到30%的普通宇宙航道的資金贊助。

相反,如果這個星球沒用,要資源沒資源,不能成為資源星,要居住條件沒有居住條件,不能成為居住星,那麼只能拿到10%,甚至有可能直接拿不到贊助資金。

而高速宇宙航道就是普通宇宙航道的升級版。

和普通宇宙航道類似,非私人星球修築高速宇宙航道的費用是星際財政部出的。

當然,這並不是所有星球都可以獲得高速宇宙航道的修築資金,星球發展越好,GDP越高,稅收越多,越有經濟價值,那麼獲得高速宇宙航道資金的可能性越高。

如果是私人星球想要修築高速宇宙航道,大機率是要自己出錢的,星際財政部基本不會給予資金幫助。

因為高速宇宙航道的花費太大了,人家星際財政部自己都還有一堆非私人星球等著建設這個建設那個呢,根本抽不出更多的資金。

除非這個私人星球極其有價值。

有價值到有很多人都想要去這個星球上居住(針對居住星),有價值到有很多人都想買這個星球上的東西(針對資源星)……滿足類似的條件,才會給予一定的資金上的幫助。

另外,關於宇宙航道還有一點。

宇宙航道的建設一般不會在完工後就立刻公佈並開始使用,而是會進入一段時間的試用期。

這樣做主要是為了避免宇宙航道建造的時候出現什麼問題,導致宇宙航道崩塌,飛船墜毀,出現更大的損失。

試用期所採用的飛船大多都是運輸型飛船(半自動無人駕駛,遠端協調操控),而並非是乘坐型飛船……區別在於前者是運輸貨物的,後者是帶著人從一個星球到另一個星球的。

畢竟貨物的損失總好過人死了吧?

要知道貨物沒了,賠點錢就可以了……但人要是沒了,那就是真的沒了……

而且試用期的宇宙航道是免費的,所以絕大部分人都不會在意出事兒的風險,畢竟星際航道崩塌的可能性其實很低很低。

從第一條高速宇宙航道開始,一直到現在,因為建設問題而崩塌的星際航道一共只有十二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