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湯已成,餡料也在調味料的混合下瀰漫出餘韻悠長的香味。

鰻魚皮子麵皮被切成等量的巴掌大小,堆疊在一起,遠看就像一座雪山。

包餛飩有六式:蕩飩式、離飩式、捏捏式、螺旋式、三角式以及開花式。

餘簡要用的,便是這開花式。加了鰻魚肉的皮子比一般的更為輕薄,把餡料放在其中,皮子四周往裡褶,做出一個五角花瓣輪廓,先捏出一側的花瓣花型,再以此類推,玉指翻動間,一朵朵惟妙惟肖的花骨朵就成了。

餛飩先上籠屜蒸個幾分鐘,等到表面變得微微透明,再下入高湯中,只等著花兒騰出,在水面爭相露出笑臉,就可撈出裝碗。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眾人的目光都不約而同的聚焦在了餘簡的身上。

這個小姑娘所綻放的別樣魅力,讓人根本捨不得移開一絲視線。

六道菜中,還有一道有關花的菜式,名曰藩體間縷寶相肝。寶相花由西域傳教入中土,寶相即是佛相,以白蓮為底,但卻又自成一種富麗華貴之態,被譽為「大唐之花」。

羊羔宰殺的時候,餘簡特意留下的肝臟,用清水反覆泡到現在,表面潔淨,有著粉紅的色澤。

滷料調配好後,把羊肝放入其中煮制,時間不能長,其間用文、武兩火交替變換,等到筷尖插入,感受到微微的阻力,撈出過涼水。

這道菜煮制並不複雜,難的是寶相花的雕刻。

都說一個好的廚子,也是一位好的雕刻師。先把羊肝刨成薄片,再用尖刀劃出蓮花輪廓,接著便是長針、短針同時共用。

大螢幕上,餘簡微垂著頭,眼神專注,手肘穩固,大家只間手指間的細微抖動,一枚富麗堂皇的寶相花圖案便躍入眼簾。

羊肝寶相一層,蘿蔔寶相一層,堆疊七層後,淋上濃稠的滷汁,以白紫色絲花封頂。

眾人只覺得,這道菜,已然超越了菜品本身,竟隱隱透出一股子……佛相。

渾羊歿忽在烘箱中用著餘溫又溫養了片刻,此時已到了破肚取鵝的時候。

餘簡麻利地拉出長杆,一手拖羊,一手執刀,從羊脖頸處輕輕劃開。

細密的香氣隨著縫隙的擴大不斷地湧出。

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味道……眾人不停地吸氣,只覺得空氣中的香味古樸而悠長,是一種前所未聞的氣味。

老而彌新。

「也不知道餘家丫頭給羊肉上了什麼秘方,這股子味道我窮其一生也不曾聞過。真想嚐嚐羊肉是啥味道……」史家傳扭動著臀部,好像凳子上有根針扎著他一般。

其實不是。

太饞了。

中午吃的是主辦方提供的盒飯,清湯寡水讓他食而無味,加之晚上又有大餐,更是扒拉了兩口就草草結束。

隨著時間的推進,香味越盛,他就越餓。只能拼命灌茶水,五分鐘前是他下午上的第八趟衛生間。

….

連柳老都悄悄問他,是不是人到中年身不由己。

他能承認是因為他自己嘴饞嗎?

只能苦笑著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