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災餅(第1/2頁)
章節報錯
歷經寒冬,餘簡和唐淵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加微妙。
唐大廚休整過後,重新殺入蘭亭軒的後廚大展身手,而餘簡在沒有課之餘,呆在餘家食肆的時間多了起來。
在那晚的電話之後,兩人依然沒有見面,但是莫名地就讓人覺得肯定發生了什麼。
周小妍趴在前臺,捅了捅正在擦檯面的張明明:「你不覺得奇怪嗎?」
張明明疑惑:「什麼?」
「影片是唐大廚提議安排的,重要人物都是他親自去找的,按照小老闆的脾氣,肯定就要登門道謝了,怎麼如今一點動靜都沒有?」周小妍摸著下巴眯起了眼,眼睛劃出一道狐狸眼般的線條。
不對勁,太不對勁了。
張明明迷茫地看了她一眼:「可能在你不知道的時候感謝過了?」
「不可能!」周小妍斬釘截鐵地說道。她可是安插了眼線在蘭亭軒的,什麼風吹草動能逃過她的眼睛。
張明明攥著手上的抹布,定定地瞟了她一眼,又瞟了一眼,毫不猶豫地吐槽了一句:「你就是吃飽了閒的!」有那八卦的時間,不能幫他乾點活啊?
餘家食肆的生意漸漸恢復,這幾日的客人明顯比前面要多了很多。
聽了他的話,周小妍目光微微一閃:「好嘛好嘛,後面那兩張桌子我來擦……」
外頭幾人吵吵鬧鬧,廚房裡,餘簡正在做消災餅。
從殷商時期起,人們就會透過祭祀的方式祛病消災、祈求福祉,到後來,便衍生出許多祈福的吃食,這消災餅便是其中一種。
「《清異錄》中曾記載,僖宗幸蜀途中,因飢餓難耐,又缺少糧食,宮人和當地百姓一起努力,做出了一些餅子,這便是「消災餅」。」餘簡往麵糰上撒了一把乾麵粉,看了一眼直播室中觀眾的提問,解釋道。
大唐到了僖宗年間,黃巢率領義軍起義,逼近長安城,僖宗束手無策,只得學玄宗,南下入蜀地躲避戰亂。亂世年間,這消災餅,大概就是大唐人民祈求生活安寧最好的寄託了吧。
麵粉中倒上一點白酒,攪拌均勻,加入熟豬油,搓成絮狀,再放入溫水揉勻,和成麵糰,用溼布蓋好。
消災餅要用紅豆餡料。乘著餳麵糰的時間,餘簡從池子裡拿出泡了四個小時的赤小豆,手掌插入盆子中心,按著順時針的方向緩慢地畫著圈,再把浸泡的水倒掉。
餡料的製作工藝講究,得經過泡、煮、熬稠、炒香等好幾個過程,其中不放糖,只加入桂花和梨肉,這樣做出來的紅豆餡口感清甜,又有營養。
麵糰餳好後要制胚,取一搓小麵糰,擀成橢圓形面片,順著面片把長度擀長,兩邊輕輕卷至中心,剖面成雙環狀,再其中放入餡料,再將面片疊起,用手輕輕拍平。再將卷口向外,用手提住兩端,由外向裡折轉,在兩端相接處套一個環,便成了餅胚。
唐代的餅子除了烘烤便是油炸,這種傳統手藝一直沿用至今。鍋內倒入熟豬油,用小火燒至二成熱,把餅胚放入,浸炸片刻,待其在油麵浮起,快速撈出瀝油,過兩分鐘後加之大火,再把餅胚放入混炸,用筷子快速翻轉。
炸好的消災餅色白、皮酥,放涼後蓋上特製的紅色圖案,壘在青色的磁碟中,綴上一朵黃色小花,美不勝收。
【怎麼辦……好想吃!】觀眾們忍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