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肉丸和牛肉丸(第1/2頁)
章節報錯
藍海街的後巷子裡,越來越濃郁的香氣順著煙管飄散出去。
隔壁蘭亭軒的幫廚正好出來倒垃圾,嗅了嗅鼻子,將這誘人的香味吸進肚子裡,稍稍緩解一下腹中被勾引出來的饞蟲。
這個味道,好像比他們主廚煎的牛排還要香哩。
隔壁剛開業沒多久,門前總是安安靜靜地,但這後廚卻每天飄著不同的香氣,一會甜一會鹹,一會是牛肉,一會又是雞香,他們店裡的員工都在議論,這餘家食肆到底每天都在做什麼菜。
餘家兩兄弟在做肉丸。
餘建國跟西郊的養殖場簽好了合作協議,以後就是餘家食肆的貨源供應地,早上送來了一批新鮮宰殺的肉,餘建平一看,還有幾隻肥碩的老鵝。
都知道羊城人愛吃鵝,其實潮州人更愛。煎煮油炸烤,少說都有上百種做鵝肉的方式。
餘建平要做的是鵝肉丸。新鮮鵝肉洗淨去皮,取了最厚的胸脯肉和腿肉,用打肉棒在案板上敲打成肉泥。再加上繞鄉本地的南薑末,用料酒、鹽等調味,再混入鵝骨燉煮的鮮湯,味道更佳。
鍋裡煮水,水開後把鵝肉泥用巧勁擠成丸子形狀下入水中,不一會,白白胖胖地鵝肉丸就好像湯圓一樣,紛紛浮到了水面。
餘建國的牛肉丸手藝自是不必說,牛後腿肉剔筋絡和牛油,打成肉漿,裡頭同樣加入一點牛骨的鮮湯,攥成一顆顆小巧秀氣的丸子,赫然是縮小版的鵝肉丸。
傳統的牛肉丸吃了兩三個就飽了,這是他特意開發的縮小版牛肉丸,更為女性和兒童服務。
……
楊建新今天是半日班,中午回家休息了一會,滿腦子都是後巷裡聞到的香味。
一骨碌地爬起來,他朝著房間外面喊:“媽,你別做飯了,晚上咱們去外邊吃。”
楊媽媽碎碎念地走過來:“又去外面吃,你賺那點錢就堵著自己那張嘴了!”說歸說,倒是很自覺地收起了正要擇菜的簍子。
傍晚,楊建新拖著父母一起出了門。他是京城土著,就住在藍海街附近的小區裡,走路十幾分鍾就到了餘家食肆。
旁邊的蘭亭軒裡燈火輝煌,門口還有不少人坐著等位,反觀這餘家食肆的門口,清清靜靜地,只透著窗戶折射一點微弱的燈光。
楊媽媽質疑:“看著沒啥人啊……”老人家的概念裡,好吃的地方勢必是要排隊的,沒人的大機率不好吃。
楊建新也有些疑惑,按道理不應該啊。等推開那道大門,他的疑慮就被解開了。
門內的喧囂繁華和門外的寂冷空靜形成了鮮明的反差,隔了一道門,就好似隔了一個世界一般。
“你幾位啊?”有漂亮的女迎賓走上來,今兒是一身粉色的長衫,配著同色系的髮帶。
“三……三位。”楊建新被她甜美的笑容恍了神,有點不好意思地回答。
女迎賓看了看手上的平板,對著他們說道:“正好有一桌客人改約了,請跟我來吧。”
楊建新這才知道,難怪餘家食肆看著沒啥人光顧,感情人家都是預約制的。一路走去,來了人的包廂裡觥籌交錯,空著的桌子上已經放上了預約資訊。
虧得他還替人擔心,合著人家早就悶聲發大財了!
“小姐姐,我是隔壁蘭亭軒的……”楊建新跟人套近乎,從自報家門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