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第1/2頁)
章節報錯
後來他們把這一天叫做百採改革教學試驗第一期重大事故會,簡稱改革第一次事故會。
事故會如期而來,徐清不是改革組成員,沒有列席,列席三方分別是宣傳部、投資人和改革組部分成員。
會上就突發事故讓程逾白作出闡述,程逾白作為李可家屬,堅持認定李可的自殺是對名人堂的不滿。他表示在自己出差時,投資人透過威逼利誘等不正當行為,迫使他的助理小七擅自發布名人堂通告,也違背了合作初衷,要求對方道歉,並退出九號地專案。
當然,已經投入的款項無法撤回。
投資人們一聽,當場鬧了開來。這是一場持久的、費力的拉鋸戰,從早上八點一直鏖戰到下午五點,中途休息半小時,叫人送了餐進去,飯還沒吃完又吵了起來。
不過,即便程逾白是裡面佔理的一方,也敵不過與會者超三分之二的人員想讓他下臺。
張碩洋表示程逾白空口白牙誣陷投資人,已經不具備誠信品質。作為投資人,他不會再信任這樣一個滿身是非、滿口謊言的建設官,表示可以就名人堂這一舉措退步,撤回公告平息風波,但程逾白必須卸任建設官這一職位,退出改革組。
他這麼一說,基本達到三方需求。
投資人要為張碩洋馬首是瞻,要聽話的執行人。宣傳部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改革組裡反對的成員,要的就是程逾白退出。一旦他退出了改革組,百採改革就會不攻自破,亦或只是擔著個虛名,行他們所要的改革而已。
再說張碩洋早就打點過了,他們的利益並無衝突,深入合作還有所圖。這種好事,傻瓜也知道怎麼選。
程逾白料到今日局面,在座個個都是人精,誰分不出真假?他已經不是第一次反對名人堂,上一次三方會談時,他還明確表態和張碩洋吵過架,有什麼用?這幫人面獸心的傢伙,哪裡還有良心?
僵持到下午,高雯這邊的代表年紀大,有些支撐不住了,想要速戰速決,於是乾脆了當地對程逾白說:“改革組裡有不少人都參與了長期調研、資料研究和方案撰寫,我想,應該有人可以勝任主建設官這一崗位。”
這句話的意思是,不存在沒有程逾白的改革,就不是百採改革。當然,他退出去,百採改革仍是程逾白的百採改革。
給了一個棒槌,那人又給甜頭:“百採改革由你一手倡導推進,至今你為此作出的貢獻,我們都銘記在心。即便退出這個崗位,也會給你應得的嘉獎,這一點你不用擔心。事實上我們所要考慮的,仍是如何在減少損失的前提下,將百採改革延續下去,你認同我的看法嗎?”
損失的定義不僅包含人員,還包含金錢。目前來看,換一個新的負責人是利弊權衡之下,將損失降低到最小的選擇。否則如程逾白所言,換一批新的投資人,不僅要耗費大量時間,還不一定能夠保證資金到位。
風險大人了。
對方負責人溫言相勸,試圖讓程逾白明白好漢不吃眼前虧的道理,他當然瞭解他的委屈,只照眼前形勢來看,他並沒有更好的選擇。畢竟為百採改革考慮,退一步海闊天空,這個啞巴虧也不算虧。
再說,他人在景德鎮,又經營多年,難保以後不會再有進來的機會。對方擠著眉眼微笑,暗示他小不忍則亂大謀。
不得不說,高雯的這位領導有點腦子。程逾白過去沒有接觸過這個人,料想也是為這次會談,專門從其他組織部門調來的人。
程逾白自覺好笑,有張碩洋在,退了出去,哪還有他回頭的機會?他收回視線,轉而投向張碩洋。
張碩洋在對面坐著,翹著二郎腿,一副索然無味的睏倦姿態。察覺到程逾白不善的目光,張碩洋抬起臉,嘴角噙笑,朝他頷首示意。
程逾白說:“我想單獨和張董聊一下。”
這不合規矩,但眼下哪裡有規矩?高雯那邊同意,其他兩方也沒有意見,就齊齊退了出去。他們在純元瓷協的大辦公室開會,徐清也在協會,見他們一行人出來,主動上前領他們去隔壁暫作休息。
高雯無聲用眼神問她,去隔壁?許正南也瞅見了,想阻止,奈何大傢伙吵了一天,身心俱疲,一聽隔壁有熱乎茶水,紛紛往裡走。
坐定下來暖了暖腹,這才覺察出不對。
“一白,今日之後恐怕沒什麼機會再私下閒聊了,你有什麼想說的?”這是張碩洋的聲音,帶著鬆快的笑意。
程逾白的聲音聽起來就有些沉重了。
“景德鎮瓷業水深得很,你確定你能當得了這個舵手?”
“當不當得了不是你說,得由我來決定。”
“那隻壽桃蓋碗找到了嗎?”
“你到底想說什麼?”
程逾白靜了半分鐘,說:“拍賣會上得到的碗,送給老爺子做壽,再夥合人偷出去,流到國外展出,一倒手既得美名又得錢,這種事你幹過不少吧?要不是這次主辦方機警,恐怕再流出去,還要被你倒手好幾次。你非要進入景德鎮市場,目的不就是這個嗎?”
“你有證據嗎?沒有證據,我會告你誹謗。”
“這事也簡單,只要國際刑警介入調查,搜查你名下所有資產房產金融儲物櫃,我想總有一個地方能找到那隻壽桃蓋碗吧?”
“恐怕沒這麼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