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一年的冬天來得格外早,轉瞬進入十二月,在送走來訪景德鎮的海外考察團後,迎來了百採改革第四次討論會。上頭給了壓力,希望改革組委能儘快拿出個章程,最好開年後能有一個新氣象,故而這幾天主流媒體開始競相播報百採改革的相關新聞。
顧言拿著茶杯從辦公區走過,遠遠一瞥,二三組組長面對面的工位上空了一個,她腳步一轉,悠悠朝徐清走去。
“十一點了,看這時間,討論會應該要結束了?你這次怎麼沒去?”
徐清正埋頭整理元惜時給她的資料,沒有抬頭,含糊地應了聲:“不知道。”
顧言心想山水輪流轉,都被踢出改革組了還端個什麼勁兒,因下撇撇嘴:“你不擔心結果嗎?”
“擔心有什麼用?”
“那倒也是,不過廖亦凡在現場,有什麼訊息應該會比後續報導快一點。”
徐清抬起頭:“你好像比我更關心結果?”
“那當然,畢竟事關我們的未來,萬一透過了之後傾軋設計師生存空間怎麼辦?你之前不是看過方案嗎?怎麼樣,是不是對工業設計、現代陶瓷很不友好?”
“我簽了保密協議,不能說的。”
“這有什麼?咱們關上門偷偷說兩句,誰知道?就算傳了出去,又不犯法。”
徐清也不知她是真關心改革,還是另有深意,想了會說道:“官方會報導的,到時候就知道了。”
顧言看她打太極,輕嗤了聲。真當她好奇嗎?百採改革根本不可能透過。
倒是江意忍不住好奇,在旁邊插嘴:“凡哥這次拿了冠軍,破格加入純元瓷協,你們說他能不能進改革組?如果裡面有設計師,能為咱們說說話就好了。”
“別人我不清楚,但是廖亦凡,就算改革組委解散了,他也不可能進去的。”
“為什麼呀?”
顧言似笑非笑:“哪有這麼多為什麼,好好畫你的圖,別整天想有的沒的。”說罷瞥徐清一眼,拿起水杯,踩著細高跟施施然離去。
徐清覺得顧言那一眼有點勝利者的挑釁意味,想問問徐稚柳有什麼看法,一回頭見他在躺椅上睡著了,陽光透過落地窗遍灑金芒,將他描摹得寧靜致遠。徐清想到佛家的金像,血肉之軀有了光芒,那模模糊糊的輪廓就顯出一種禪性。
那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距離感。
自那一晚送別胖子回到家後,一連數天他都沒什麼精神,和他說什麼都提不起興致。夜裡好幾次下樓沒見到他,也不知去了哪裡。後來有一晚她特地等在樓下,一直到天明他才回來,整個人形容憔悴,面色蒼白,好似一夜間老了十歲,少年感蛻變成一種滄海桑田的悲涼感。
她問他是不是犯了老毛病,他說是,拿出碎片給她看,說熬過這一陣就好了,叫她別擔心,她才敢鬆口氣。
想到這兒,徐清拿了條毛毯蓋到徐稚柳身上,此時微風拂過,吹動他膝上的詩集。詩集攤著,小小的字型在金光下閃爍。
徐清猶豫了一下,湊過去看,有一頁摺痕很重,上面是西北的《路人》,裡面有一句是:一想到終將是你的路人,便覺得,淪為整個世界的路人,風雖大,都繞過我靈魂。
她很難不想到小梁。
徐稚柳恢復神智後同她講了許多小梁的事,那個少年善良勇敢,可以媲美世間所有的美好,放在任何一個千秋年代都是靜美的畫卷,奈何那一個乾隆末年,權閹攪動了渾水,整個江西瓷業政以賄成,一干一方。
他那樣的少年,也不知結局會怎樣,可惜後世記載太少了。
徐清微微一嘆。
在她轉身後,徐稚柳睜開眼睛,指腹一下下摩挲泛黃的書頁,望著某個方向,眼神逐漸空茫。仔細看的話,不難發現他正在陽光下褪色、虛化,變成透明的顏色,唇瓣浮現一絲異樣的血紅。
往往只有行將就木的人才會出現這種跡象。
徐稚柳知道自己日子不長了,藏在掌心的瓷片隔著血肉面板日日夜夜傳遞著它的冰冷,告訴他離死期不遠了,可他一點也不害怕,只要一想到小梁,他心中就溢滿決絕。小梁每日對著荷塘,走在獅子弄,望著牆頭,那牆頭桂花落了,獅子弄再無又大又圓的月亮,荷花也都枯萎了,可他依舊一日日迴圈往復,走著他曾經走過的路。
那份見鞍思馬的情意,幾乎叫他承受不住。他想回去,恨不能一死以償,可他又不敢死,怕是死了便不能看到最後的結局。
他的小梁啊,太可憐了。他為他斷了一條腿才守住春夏碗,而他竟試圖阻止春夏碗的修復。他苟且地貪戀著人世,小梁卻貪戀著那已經消失的過去。
他無顏面對小梁,可他知道,他一定要守到那結局,否則他永生永世也不會原諒自己。可要看到結局,就得把瓷片還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