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依你之見,重壓之下太子又該如何自處?”

李麗質問道。

經由羅太歲一番深入淺出的分析,連她都不自覺的相信今時今日的皇長兄正承受著莫大的壓力。

羅太歲咧嘴笑道:“說來也很簡單,太子只需多多效仿當今天子即可,畢竟沒有誰會否定一個與自己相似的人。”

頓了頓後他又道:“退一步講,如果實在學不來當今天子的精髓,那就儘量做好太子的本分,謹守孝道,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相信天子也不會另行廢立之事。”

李世民自身就是透過政變奪得皇位,深知其中的殘酷,只要太子不是過於失德,輕易不會考慮廢長立幼。

否則藩王都以為太子之位是可以爭奪而來的,那李唐皇室將永無寧日。

李麗質聽完微微思索了一下,道:“願恢崇德度,躬素士之業,朝夕孜孜,不違子道,如此而已。”

此話也是出自《三國志·卷十》。

當時魏王世子懸而未決,身為嫡長的曹丕遭遇弟弟曹植的挑戰,於是向賈詡請教如何才能穩固自己的地位。

賈詡說出瞭如上那段話:希望將軍崇大德、威器度,效仿寒微之士,躬行學業,日夜孜孜不倦,不違人子之道,僅此而已。”

曹丕正是聽從了他的諫言,努力砥礪自己的德行和學業,未嘗行差步錯,因此才有後來曹操和賈詡那段經典的對白。

而曹丕也如願以償,成為魏國的太子。

“原來如此。”李麗質心有所悟,同時敬佩之意頓生。

這羅大頭不僅透過普通家族的繼承製度引發對皇權更替的思考,更是利用歷史上成功的案例來為眼前的問題提供解決的方案,可謂是通古博今了。

但讓她萬萬沒想到的是,羅太歲壓根就沒看過《三國志》,而《三國演義》裡也沒有關於這段的描述……

事實上羅太歲只聽懂了她最後兩句“不違子道,如此而已”,點頭道:“當今天子寵子之心無可厚非,而越王所受到的榮寵一旦超過其他兄弟,生出非分之想也屬人之常情,這些太子無法改變。

太子能做的就是謹守本心,不要自亂陣腳,與人可乘之機,將來繼承皇位自然水到渠成。”

但很可惜,李承乾至死都沒把這麼淺顯的道理想通透。

“如果你是太子的老師就好了。”李麗質突然說了這麼一句。

她先前就向父皇推薦過羅太歲,可惜父皇明顯沒放在心上。

“我?!”

羅太歲心叫我滴乖乖,脫口而出道:“饒了我吧,讓我當太子之師,還不如請李綱出山呢。”

“李綱?”李麗質再次瞪圓了秀目,內心的驚訝之情不可名狀。

如果沒記錯的話,父皇正有此考慮。

羅大頭這傢伙真是神了!

“所以你也認為李綱適合去教導太子?”

如果羅太歲都認可李綱的能力,那皇長兄也算是得良師指導,太子之位無憂矣!

而其他皇子無機可乘,自動就會打消僭越之心,兄弟從此和睦……

她這一廂情願的想法是挺美好的,可惜完全會錯意了。

李綱什麼人,別人不知道,羅太歲還會不知道?

歷史上獨一檔的太子殺手啊!

他老人家曾經豪言:託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古人以為難,綱以為易。

結果楊勇和李建成經他一番悉心教導,全都變成了“前太子”,並且第一時間向閻王報到去了。

當然這不是最騷的,後來他還當了李承乾一年的太子少師……

可不容易咋地,輔佐一個毀一個,想不容易都難!

羅太歲抬出他老人家的名號只是自嘲一下,沒想到李麗質竟然認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