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曲轅犁初體驗(第1/2頁)
章節報錯
南麓,滲金寺。
寺裡的住持圓通大師聽聞玄奘從長安而來,不遠萬里前往天竺求法,頓時肅然起敬。
儘管玄奘推託,但還是架不住圓通大師再三相邀,被迎進滲金寺熱情款待。
雖然只是普普通通的一頓齋飯,但圓通大師能言善道,邊吃邊聽他介紹隴右的風土人情,也覺得有滋有味。
飯後,玄奘將羅太歲關於曲轅犁的設想介紹了一下,圓通大師也表現出對農耕的興趣,立刻差人安排去了。
一天後,所有材料到位,就連鐵質的犁鏵也找鐵匠趕工打造好了。
羅太歲選擇和佛門合作自有他的深意,但不得不說,有時候和朝廷比起來,還是佛門的效率高啊。
材料和部件到位,接下來就好辦了。
羅太歲開始“閉門造車”,利用麒麟臂對曲轅犁的部件進行加工和調整,最後組裝。
前後只花了一炷香的時間,對後世農耕影響可謂深遠的曲轅犁,首次出現在大唐王朝的隴右之地。
一群無所事事僧人也不誦經唸佛了,都圍上來呆看。
“忙活了一整天就弄出了這麼個東西?”
滲金寺負責農事這一塊的管事僧人圓潤,一邊打量全新面世的曲轅犁,一邊摸著他那圓潤的光頭道:“不就是挽犁嘛。這種犁的確輕便,但只適合在小塊農田上耕種。”
頓了頓後他又道:“我們現在使用的長直轅犁比較實沉,耕地的時候可以省下不少力氣。
你這個嘛……”
他掂了掂曲轅犁的分量,呵呵笑道:“太輕了,就怕耕地的時候壓不住,費力啊。”
圓潤所說的挽犁,其實就是短轅一牛挽犁。
短轅操作靈活,一人一牛就可以完成耕作。
但這種挽犁只適用於小塊農田。
如今大唐實施的是均田制,凡年滿十八歲的男丁給田一頃,其中八十畝為口分田,二十畝為永業田。
這一頃土地基本上都是劃在一起的,方便百姓集中耕種。
這樣挽犁的缺點就顯現出來了。
所以人們普遍使用的還是兩牛抬槓的長轅犁和直轅犁。
聽到圓潤的話,羅太歲笑了笑:“這可不是挽犁。和尚看這轅身,流線型設計……”
他伸手在轅身上撫過,嘖嘖讚道:“這曲線,多麼圓潤。”
圓潤聽了臉色頓時不對了。
“這叫曲轅犁,可深耕,也可淺耕,可大面積耕種,也可完成精細耕種。”羅太歲真的很想跟他講講所謂的力學原理,但也知道這是對牛彈琴,“用曲轅犁耕地,完全不需要靠人力下壓,只是在必要的時候向上提,人和牛都省力,明白了嗎,和尚?”
“怎麼可能?”圓潤叫了出來,“種過地的誰不知道用犁耕地要向下壓?
你這還要向上提,不是連土都沾不到了嗎?
小施主,你這犁好看是好看,但恕貧僧直言,用來耕種就有點異想天開了。”
“是啊,小施主沒下過地吧?”
“雖然沒下過地,但這東西造的倒是像模像樣的。”
“也不算造吧,就是直轅犁改了下形狀而已。”
……
一時間眾僧都對著曲轅犁指指點點,議論紛紛。
顯然他們更相信自己的經驗。
唯有玄奘和圓通大師站在一旁,就那麼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