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問你個問題。”

兩人在前庭飲了一會茶,羅太歲突然開口說道。

“說。”

李麗質還沒被人稱呼過“哎”,感覺有點新鮮。

“你可是隴西李氏的人?”羅太歲直截了當的問。

這小丫頭對國家大事這麼上心,就算不太在意對方身份的他也覺察出一些端倪。

李麗質目光轉向羅太歲,緩緩點頭道:“算是吧。”

接著又補充道:“只是一個旁支而已,就算我們想以隴西李氏自居,真正的隴西李氏也不會認同的。”

“這些名門望族眼高於頂。當今天子也是李姓,不還是被隴西李氏所排斥?”

羅太歲怎麼也想不到這個整天往他府上跑的小丫頭竟然是大唐長樂公主,寬慰了她一句,然後又道:“對了,你家也是做糧食生意的?”

“沒錯。”李麗質沒有否認。

難怪了。

糧食做空價格戰損害的就是這些糧商的利益,怪不得她這麼上心。

“你是擔心糧價下跌?”羅太歲咧嘴笑道:“放心吧,朝廷不會想到我那個辦法的。”

畢竟歷史上的糧食做空價格戰幾百年後才會出現。

李麗質撇了撇小嘴。

朝廷知道啦。

民部已經著手佈置,父皇現在正騎虎難下。

“糧價高低無所謂,需要的話,我李家可以開倉放糧,最重要的還是不能讓百姓捱餓。”以她的角度,的確是這樣。

羅太歲聽得挑了個大拇指。

良心商人!

“此乃善舉,朝廷應該多加鼓勵,甚至可以安排一些獎勵措施,例如對有利國利民之舉的家族給予直通科舉的機會,或者名望上的肯定……

這樣富人們行善既可以提升名望,也能獲得實際的好處,何樂而不為?”

唐朝的科舉十分嚴格,不是什麼人都可以參加的。

像裴行儉,正是憑著先輩的功勳,才能成為弘文生,進而獲得參加科舉的資格。

“這倒是個不錯的法子。”李麗質略作沉吟,“但對五姓七宗這樣的名門望族似乎沒什麼吸引力。”

“其實不然。”羅太歲搖搖大頭道:“五姓七宗可以不屑於科舉,但卻無法忽視名望。

因為名望才是他們的立足之本。

其實要論權力和財力,有誰能比得上當今天子?

但即便是這樣,當今天子也需要透過五姓七宗去治理地方。

為何?

因為五姓七宗在地方上有著強大的影響力!”

李麗質聽得緩緩點頭。

正因為如此,朝廷大臣都樂於和他們結交,贈送他們財物,並以娶五姓女為榮,無形中助長了他們的囂張氣焰。

羅太歲又接著道:“而五姓七宗的影響力主要來源於祖上,想要保持長盛不衰,就必須不斷提升名望。

既然知道他們所求為何,那麼就可以針對這一點對他們進行支配。”

“不妨詳細說來聽聽。”李麗質對這個話題表現出極大的興趣。

“簡單來說就是操縱輿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