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盡的量子之海,一切的起始與終末之地。

一個直徑面積約為十萬平方公里的大陸此刻竟猶如一艘在暴風雨中的孤舟,在量子海洋中不斷飄蕩,而林恩就像是一個經驗豐富的舵手,時刻以永恆之星的座標為定點,在這量子海洋之中航行。

不過位於量子之海的‘旅客’顯然不止他們,就在林恩將相對時間流速提高到十倍以上後,就隱隱約約感應到了其餘位面的存在。

這並不是直觀的看見,而是透過空間曲率的變化察覺到對方的存在。

這些同樣遊離於量子之海的存在,體積十分的龐大,引力造成的影響更是能夠同時覆蓋四個維度。

如同巨輪劈波斬浪劃過海面,道道的波紋向著四邊八方擴散。

既然自己能夠如此清晰的感知到,那就證明對方多半距離他們的位置很近,林恩甚至能夠粗略的在腦海中還原出那個位面的大體輪廓,只是並不敢冒然與之接觸。

大宇宙實在是太過危險,幾何文明的科技已經算得上是不錯了,甚至能夠搞出黑洞這種宇宙奇觀,但在這片星河內就有三個這樣的六級文明,而像這樣的星河在宇宙中如同繁沙般多不勝數。

很快,隨著時間流速的進一步提高,空間的波紋開始變得紊亂,這說明當前區域內的‘旅客’很多,部分靜止不動或是緩慢如同蝸牛,有的則是迅捷如閃電,一刻不停的移動著方位。

就在林恩將四維座標提高到十五倍時間節點的時候,其中一個位於空間感知中的目標突然向著這邊靠攏了過來。

林恩立刻便緊張了起來,敢於主動靠近多半意味著對方有十足的把握,很可能是某個十分強大的文明。

正當林恩考慮著要不要飆“船”逃跑的時候,後者十分突兀的消失了。

消失的無影無蹤,再也感知不到其引力引起的震盪。

一開始林恩還以為會不會是對方用某種方法暫時消除了引力造成的影響,就像是潛伏在海底準備突襲船隻的潛艇需要關閉雷達以免被檢測到。

但很快林恩便否決了這一點,因為對方在維度中的前行速度要比自己的快得多,若是決定突襲現在只怕是已經發動了攻擊。

現在過了許久,卻依舊沒有任何動靜。

“難道是被消滅了?”林恩腦洞大開的想著。

當然,這個可能性很低,更有可能是突然有更為重要的事情,所以時空跳躍到了其他的地方。

差點面臨一場戰爭讓林恩暫時熄了向著量子之海的更深處繼續前行的打算。

同樣他也留意到,相對於永恆之星又或者說相對於大宇宙,十倍流速以內的區域是比較安全,這大概是因為低階的文明沒有能力縱橫量子之海,而對於能夠掌控維度的高階文明來說,區區十倍的流速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此外,激增的神力消耗也讓林恩有些難以承受,想要長時間穩定的維持高時間流速,就需要持續不斷地消耗神力用於抵禦量子潮汐的洗禮,流速差距越大,越是深入量子之海,消耗就越多。

最後林恩選擇將時間流速調整到了十倍左右,確定這個時速區域附近沒有其他的‘旅客’後,這才分出了一些心神檢視了哈羅夫等人的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