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捱了巴掌(第1/2頁)
章節報錯
"貴妃妹妹說的什麼話,你與陛下恩愛非常便如那尋常市井夫妻一般,這中間哪裡容得下別人,若是陛下醒了,怕是不願見到我們這些老人嘍。"
說話之人是劉妃,永昭帝還是個閒散王爺時就跟在他身邊的老人,膝下有一女如今已有十六,小名叫寧寧,笄禮取字綏寧,她是永昭帝第一個女兒,從小深受寵愛。
那時候永昭帝初登極,被顧相逼取已是有孕之身的顧如月為後,還是這劉妃苦心勸導這才讓永昭帝收斂起滿腹怨氣得到了顧相的支援,劉妃於永昭帝意義自是不同。
她便與永昭帝在這壓抑的宮牆裡蜜裡調油地過上了一段時日,可惜好景不長,新帝登基需要站穩腳跟哪裡是那麼容易的,永昭帝迫於壓力不得不充盈後宮。
說是充盈後宮,不如說是那些朝臣往龍床上塞女人,宮裡陸陸續續添了許多妃子,個個含苞待放,人比花嬌的,左一句皇上,又一句陛下,很快她的榮寵就衰淡了。
本以為永昭帝很快就會厭倦了那些女人,回到她身邊,可是祝文卿進宮了!
見到她的第一眼,劉妃就知道陛下會愛上她,她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人又知書達理,更難得的是眼角眉梢總是帶著一抹愁緒,看著就招人疼。
永昭帝自小就愛舞文弄墨,身上總帶著風流公子哥懷才不遇的鬱郁憂愁,年輕時很是招那些少不經事的小姑娘的喜歡,想來她也是被這副溫柔憂鬱的樣子騙去。
這祝文卿是老太師的小孫女,太師乃是三朝元老,就連如今的永昭帝也曾徒步百餘里只為得一句指點。
老太師故去後,祝家就淡出了朝堂,族中帝子皆置草蓆於郊野荒村為天下學子傳道授業,後來漸漸開起了學堂書院,祝氏一族在民間學子的心中威望極高。
後來貴妃的長兄應召入仕,祝文卿入宮為妃,顧氏一族才恢復了些許往昔的盛況。
祝文卿入宮後,永昭帝就不再納后妃,劉妃原以為少了對手,自己能在這深宮好過些。
誰曾想,她榮寵不衰,成了皇后都扳不倒的眼中釘肉中刺。能從她手中分些恩寵,誕育下寧寧已經是老天眷顧了。
若是今日見不到陛下,往後若不是封棺怕是都見不到了,可她還有寧寧,還有個不成器的兄長,劉妃就不得不思量思量了。
文貴妃深知這些人今日若是不見到陛下醒來定然不會善罷甘休,可她話已至此,這些人竟然絲毫不顧及陛下的身體,硬要等在這兒,不由擰緊繡帕,蹙起眉頭:"你們..."
晏昭正欲進殿,忽而床榻上一聲怒喝:"退下!"
跪在下首的妃嬪們一個比一個快,紛紛圍攏到床榻邊哭著喊著:"陛下!陛下啊!臣妾真的很擔心陛下..."
永昭帝剛剛醒來,沒見到自己的愛妃反而被這一群鶯鶯燕燕轟炸一通頭都大了,揮開欲扶他起身的妃子冷呵到:"都給朕退下!"
眼見帝王當真滿臉怒氣,不耐至極,眾妃嬪這才訕訕退下。
祝文卿正欲上前檢視一番帝王的身體,誰知劉妃快上一步:"臣妾聽聞今日陛下在崇明殿昏倒,實在是擔心陛下的身體,這才不顧棲梧宮內侍衛的阻攔,執意看望陛下,如今陛下無礙,臣妾這就退下..."
她言語期期艾艾,面上又滿是淚痕,雖然上了年紀,到底是宮妃,保養得宜,總還有幾分好顏色。原本以為陛下念著舊情,總會挽留一番,誰知陛下看都沒看她一眼。
只得起身退下,惱恨地咬著後槽牙,面色難看,不巧碰上了正往寢殿走的晏昭,擠出個笑臉問了聲殿下,就匆匆離開了。
隨侍在身側的婢女見她臉色難看,戰戰兢兢地跟著。
"綏寧在哪裡?"劉妃想著如今永昭帝身畔又圍著祝文卿和她的兒子,心裡就堵得慌,好不容易抓住個能在陛下面前露個臉的機會,偏生綏寧不在跟前。
"回稟娘娘,朝暉宮裡的人說是綏寧公主...公主她..."
婢女吞吞吐吐,劉妃便知她定是又偷偷出宮了,當即怒道:"她身為兒女,陛下今日昏倒都不知,整日只知道拿著陛下贈給她的符牌去嚇唬皇宮侍衛,我看她再這般只知玩樂,哪日這皇城變了天都不知道!還不派人去把她給我找回來!"
劉妃哪知道晏綏寧帶著貼身婢女翠喜女扮男裝昨夜偷偷出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