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她叫我狗(第1/2頁)
章節報錯
來人正是晏君御,他一襲黑袍白玉冠,勒停了馬,鳳眸睨向眼淚嘩啦的顧家五爺,略微抬手身後的披甲執銳的禁軍便橫在道上。
那些難民見了這陣仗,紛紛噤聲不言相互聚攏著圍作一團,只年輕力壯還有些氣力的男人們擋在前面,目光不善的盯著前面的軍士。
雙方對峙劍拔弩張,佔據絕對優勢的晏君御似乎並沒有先動手的打算,而難民隊伍自然不會輕舉妄動,否則觸怒了這位容貌俊美,暴虐嗜殺的太子殿下,後果不是他們可以承受的。
這短暫的對峙很快被一聲淒厲的哭嚎打斷,被架在火上烤的顧家五爺因漸大的火勢受殃,華貴的衣袍沾上迸濺的火星很快燃了起來,驚嚇過度的他慌忙的朝著馬上那俊美的男人求救,此間局勢也因為他的痛呼顯得越發緊張。
這些難民都是大字不識的農人,若是沒有這場春旱,窮盡一輩子也不可能將皇親國戚架在火上炙烤,更不會見到當朝太子。
行兇時面目兇惡如厲鬼,一旦真正見識到所謂的皇權,便也只能矮了身骨,垂下頭顱,為自己的矇昧無知而惶恐後悔。
更何況當朝太子晏君御還是一個手段狠辣令人咂舌的角色,即使這些農人僻居鄉里,也能在市集裡、田壟上,在人們的交頭接耳,口口相傳中隙聞一二。
這位容顏俊美宛如天上謫仙的大宴儲君,在這些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的留言中成了一個不折不扣的人間修羅,名頭竟比那天子還盛!
不過晏君御對於世人加諸在他身上的,諸如性暴虐、好殺業、起臥必飲美人血,俗常多以人命取樂之類的惡名毫不在意。
大宴王朝在這個年將二十又二的年輕儲君的鐵血手腕下獲得須臾安穩。
那些難民很快發現,京城並不是一個好地方,他們平日裡又敬又怕的太子殿下果真如傳言一般殘忍嗜殺,並未有絲毫救民於水火的仁德之心。
巨大的恐懼充斥胸腔,可他們只能噤聲不言,生怕自己如那吵嚷喧鬧的顧家五爺一般,只因叫了聲表兄,便被晏君御身旁的侍衛了結了性命。
待沾了血的頭顱滾到腳邊,這才再也忍不住,紛紛跪地哭嚎道:"太子殿下饒命啊!"
那難民首領也被嚇破了膽,渾身抖如篩糠,不一會兒地上便洇溼了一大塊。
成蹊輕輕抬手,劍刃刺破咽喉,他甚至來不急為那一句"聽說天家子落到你手上也只有下鍋煮了的份"答上些許辯解之詞,便當場嚥了氣。
一場在魏識看來毫無緣由的屠殺開始了,那些禁軍強迫難民們縮聚成小小的一圈,在他們身上澆上火油,另外選出為首的數十青壯男子,割下他們的頭顱,身體扔回難民堆裡,便丟上數十上百的火杖。
那火苗如同惡鬼的舌頭吞噬著這些窮苦之人的性命,人間煉獄不過如此。
在這場屠殺中,晏君御從始至終未曾說過一句話,卻扮演者奪命勾魂的厲鬼角色,葳蕤的火光不曾照出他臉上哪怕分毫的不忍和愧色,淒厲的哀嚎也未曾喚起那顆冷冽之心的絲毫憐憫。
魏識親眼看著這場人命為祭的煙火整整燃燒至紅日將升才堪堪熄滅。
殺人者權柄加身,奈何不得,他只能為這些窮苦之人祝禱,只願下輩子生個好世道。
誰能想到曾經年不過十五,便披甲上陣征戰沙場,退敵千里保國之安康的太子殿下如今會將刀劍對準他曾經為之拼命的臣民呢。
魏識不欲多想,只上前檢視是否有活口。
烈火燃燒之時,那些尚有餘力的青壯年男子毫不猶豫的將那些跟隨著他們的婦孺老弱推出外圈,如今整個屍山之上皆盡手無縛雞之力的婦女、幼童、以至老翁。
瞪大的眼睛昭示著死前的驚恐,魏識輕嘆一聲,不欲多待。
正當他轉身欲走時,一聲微弱的求救聲傳來,他立即轉身,四處翻找著這場屠殺的倖存者,黃天不負有心人,是個小男孩。
蜷縮在焦炭一般的死屍懷裡,是他的母親用自己的生命護住了他,待把人挖出來,魏識才認出這正是他第一眼望見的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