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跟著余文放煙花,那邊看著影片裡眾仙家吵吵鬧鬧。

餘淺雙眼亮晶晶的,重生回來第一年,過得很滿足。

十二點。

“噼噼啪啪,噼噼啪啪......”

各家各戶幾乎同時點起了新年第一響接年炮。

縣城這邊的風俗就是年三十夜十二點會點新年第一響炮,年初一早上六點再點一響拉開春節的帷幕。

放完煙花爆竹,聽完難忘今宵,餘淺就被趕去睡覺了。

窩進被子裡,餘淺收了一波紅包。

大多是一些靈果,也有些防身的小法寶。

不敢發什麼大的法寶,靈氣太足如今的世界承受不起這個衝擊的。但是一些小法寶,比如符紙玉石什麼的還是沒啥問題的。

織女又發了件新衣服過來,說是彩霞衣,跟雲錦衣功能相同,可以換著穿,換下來的可以洗洗。

禮尚往來,餘淺也發了不少吃食在群裡。

過年期間,市場上最多的就是各種臘味和滷味了。

臘肉香腸,豬耳豬尾,豬頭豬舌......

滷鴨滷雞,滷翅膀滷爪子,滷郡肝滷心肝......

豬和雞鴨身上每一個器官都能做成美味。

只不過,豬八戒和小雞仔他們要哭了,看著美味不能吃,氣成河豚,難過.jpg。

鬧騰完放下手機,餘淺就睡了。

過節嘛,聖人們大發慈悲的也給她放了假,沒有拉她進小洞天,只叮囑她春節期間也要勤於練習不要荒廢了。

大年初一的早上,餘淺早早的就醒了。

到廚房,余文正在和麵,旁邊大碗裡是拌好的肉餡。

縣城這邊初一早上都是自己和麵包湯圓,而且是鹹湯圓為主,也會包點甜湯圓。

照慣例幫著爸爸包湯圓。

取一小團面,團成圓球,放左手心裡,用右手大拇指從中間往邊上按。圓球在手心裡轉了兩圈就成了個圓窩,舀一勺肉餡在窩裡,再封頂,繼續搓成圓球,一個鹹湯圓就包好了。

甜湯圓也是同樣的操作,不過餡換成了紅糖,形狀也變成了橢圓。

形狀不同是為了區分甜鹹。

柴火灶已經將鍋裡的誰燒開了,先下鹹湯圓再下甜湯圓。

好了後先給爺爺奶奶端過去,再端上自己的碗去客廳。一口咬下去,軟糯的糯米麵裡面肉餡的汁水混著麵皮和肉進入口裡,又香又軟,滿滿的肉,好吃。

吃了鹹湯圓再吃個甜湯圓,紅糖順著流進口裡,燙的人絲絲吸氣。

......

縣城初一天沒有走親戚的習俗,所以餘淺乾脆陪著父母去逛德雲寺,爺爺奶奶在家看電視。

初二,按照以往的習慣,余文一家是要去外婆家走親戚的。

但是跟外婆家撕開了臉,去的話尷尬,不去的話又會被說不孝。

猶豫半天,還是決定去,臨中午到,吃了午飯就回家。

“喲,這誰啊,這不是已經嫁出去了的小姑子麼。”

剛到外婆家,餘淺大舅娘陳英就陰陽怪氣的出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