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少年遊(第1/3頁)
章節報錯
復暮臨江近溪,尋芳現獨影。莫忘少年語,莫當兒時戲。吾於卿不棄,卿勿忘初心。不若少年時,漸遠少年行。
溯世書展現出了四人塵封千年的過往,一時間觸動了他們的情腸。
“那個時候,我們四人無父無母,只知道自己姓什麼,沒有名字,雖然是乞丐,每天朝不保夕,但一直是快樂的,盧奉明當時是我們四個人裡最小的,從小也是體弱多病,盧掌門和我們兄妹兩人都盡心盡力的照顧他,我們四人相依為命。”
霍欞風一字一句的為眾人講述他們的過往,大家能夠聽得出來,他還是很懷念那段時光的。
“我們吃了上頓沒有下頓,還可能遭人毒打,這樣的日子我們過了十三年,大家看到的這一天是臘八節,我們幾個聽說包家會施粥就一起去了。”霍小妹淡淡的說著,眼神卻離不開盧錫安背上的盧奉明,那是她最開始最懷念的少年郎。
“包家?北宋時期?我記得當時文曲星君下凡就是投生了包家!”
有掌門靈光一閃,看來,他們的交情就是從這裡開始的。
果不其然,畫面裡的霍小妹規規矩矩的排著隊,因為人小,也不知道粥還有沒有了,所以等輪到她時,霍小妹揚起一個大大的笑臉:“這位哥哥,還有粥嗎?”
“小妹妹,粥還有的呀!”
說話的是一個比霍小妹他們大不了幾歲的孩子,順著霍小妹的角度看去,這個小少爺大約十二三歲,烏髮束著白色絲帶,一身雪白綢緞。腰間束一條白綾長穗絛,上系一塊羊脂白玉,細長溫和的雙眼,秀挺的鼻樑,白皙的面板,可以用秀美如玉來形容。
“小包子,你和誰說話呢?”這時從不遠處響起一個溫潤如玉的聲音,只不過因為主人年幼,倒顯得更加可愛了。
“小竹子,這個小妹妹問我還有沒有粥,你怎麼才來啊!”
“還不是我爹,非要考我學問。”少年氣鼓鼓的聲音越來越近,他走到小包拯身邊,和他一起施粥。
若說包拯是高山白雪,那這個小少爺就是茂林修竹,小小年紀,舉止端方,粉雕玉琢,白色的冬裝上繡著綠竹几支,頗有君子之風。
“他是公孫策,是廬州郡守的兒子,我們包家世代行醫,因為父母的緣故,我們兩個從小一起長大,小包子,小竹子是我們給對方起的外號。”
見到昔日故人,文曲星君也露出了懷念的神色,多年之後他和公孫策名動天下,風頭無倆,可惜,當年的開封府,再也回不去了……
“兩位哥哥,我們一共四個人,他們要照顧最小的弟弟,我能不能把他們三個的粥一起領了呀。”
因為盧奉明當時的身體實在不好,盧錫安和霍欞風只能把他攙扶到一邊的牆角休息。
小包拯和小公孫策順著霍小妹手指的方向看去,三個小乞丐衣衫襤褸,在冬日的寒風裡瑟瑟發抖,相比較於他們的錦衣玉食,眼前的四個小乞丐十分的可憐。
而還沒有成長為後來宋朝傳奇人物的小包拯和小公孫策從小就就有濟世救民的胸懷,他們決定幫幫這四個小乞丐。
“小妹妹,這粥對你們並沒有太大的幫助,我看那個小男孩生病了,我娘就會治病,她會治好的!”小包拯拍著胸脯,看的旁邊的小公孫策一臉嫌棄:“小包子,別臭屁了,包大娘最喜歡我了。”
“是是是,小竹子從小人見人愛,誰不喜歡啊!”
後來包拯一語成讖,公孫策確實人見人愛,還牽扯楚一段曠世絕戀。
當然,這是後話了。
一聽兩位哥哥願意給盧奉明治病,霍小妹樂得一蹦三尺高:“謝謝哥哥,謝謝哥哥!”
霍小妹高興的連自己的破碗都忘了拿,她趕緊去那邊告訴其他三人這個好好訊息。
“你們幾個把他們四個帶到府裡去找我娘,她會明白的。”
“明白。”
“我怎麼記得史書上並沒有關於公孫策的記載啊,他不是不存在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