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秩序之筆(第1/3頁)
章節報錯
“小災紀,原來是這個意思……”
沐遊皺眉看著眼前虛幻的書籍。
眼前這篇隨筆中的描述,和他從遊戲中瞭解的愚者歷史其實並不相符。
在《愚者》遊戲開篇的背景故事中,愚者是一群‘無法釋放魔法’的人,因此被巫師戲稱為愚者。巫師協會拒絕與愚者共同一片天地,所以發動了戰爭,築起‘高牆’,將愚者們封鎖在了遺忘之地。
然而從這篇隨筆來看,愚者們並不是天生無法釋放魔法,而是從高天之上回歸後,才因為某種原因,失去了釋放魔法的能力。
而‘愚者’這個名字,也並不是巫師們給起的蔑稱,而是他們一直以來的自稱。其實‘愚者’這個名字的本意,從他愚者卡的釋義就可以看出來,是具有‘冒險精神’的人,而非無法使用魔法的人。
另外,巫師協會也不是因為高傲看不起愚者,覺得愚者愚昧才發動的戰爭,而是因為害怕他們,害怕愚者們恢復了元氣,讓天空城再次飛天,給大陸帶來災難,這才對愚者趕盡殺絕……
總之,這篇隨筆和遊戲中描述的背景,幾乎南轅北轍。
相比起來,沐遊當然更相信這篇隨筆的說法。
最明顯的一點:遊戲中說愚者先祖沒有釋放魔法的能力,然而實際情況是,所有進入遊戲的玩家,都可以正常的學習和釋放魔法。
而且星靈界本土人士對於愚者能夠施法這件事,也從來沒有表示過任何疑惑,這說明他們潛意識裡都預設愚者是有魔法潛力的。
由此可見,《愚者》遊戲的背景介紹是遊戲設計者人為杜撰的,在有意的誤導玩家,目的或許是醜化巫師協會的形象,讓玩家從內心裡對巫師協會產生足夠的仇恨。
沐遊呼了口氣,用魔杖合上了半空的虛幻書籍。
透過這本書籍中的內容,以及他剛剛瞭解到的,愚者來自大災紀之前的資訊,沐遊已經在腦海中,勾勒出了一個大概的前因後果:
愚者的先祖本是上一個星靈紀元的文明,因為某種原因,他們得知了大災紀的存在,發現了星靈界每4000年毀滅一次的規律,同時也找到了避過大災紀的方法——躲進遺忘之地!
當時遺忘之地與星靈界之間的‘牆’,應該還沒有出現破損,大災紀會毀滅星靈界,卻會被牆阻隔,不會影響到牆後的世界。
於是愚者們帶著挖掘出的神骸,在距今四五千年前,集體遷移進了遺忘之地,在牆的保護下,度過了大災紀。
大災紀過後,星靈界迎來了新的紀元,而這時候,遺忘之地的愚者們分成了兩派,姑且稱之為種田派和冒險派,其中‘種田派’厭倦了星靈界的紛爭和風險,決定留在沒有魔力的遺忘之地安穩生活,這大概也就是現代人類的祖先。
而另一派‘冒險派’的愚者,則難以抑制骨子裡的探索和求知慾,於是他們帶著神骸回到了星靈界,輕鬆的統治了百族,隨後扶持人族,利用人族的人力,製造了十二座天空城。
後來的事情就明瞭了,星靈歷2405年,也就是距今1400多年前,愚者們乘坐天空城前往高天之上,卻在上面遭遇了某種滅頂之災,只能狼狽的逃回星靈界,也因此在星靈界引發了小災紀。
小災紀結束後,被封印了力量的冒險派愚者,自然不是巫師協會的對手,被巫師協會趕盡殺絕,只有極少數逃回了遺忘之地。
之後的一千多年內,星靈界和遺忘之地各自安好,互不往來。
一直到千年後的現在,一款文字遊戲在遺忘之地中橫空出世,讓無數玩家得知了星靈界的存在,並透過靈魂投影的方式,再度踏足了這片土地……
沐遊長長的嘆了口氣。
只能說,黑衣者的預感是對的,愚者們確實再度捲土重來了!
而且這次來的比最初的愚者們更猛烈,更激進,上億玩家宛如蝗蟲一般,帶著被煽動的復仇心態衝進了星靈界,瞬間將巫師協會打懵,在短短兩年之內,便重新崛起,並恢復了所有天空城!
可以說,巫師協會遏制愚者發展的時機已經過去了,以現在的發展速度,他們再度成為星靈界的霸主,只是時間問題。
現在的問題是,《愚者》遊戲究竟是誰創造的?
是那些千年前逃回地球的冒險派嗎?
如果是,他們現在是否還活著?
可惜這個問題在這間圖書室裡是註定不可能找到答案的。
沐遊搖了搖頭,時間寶貴,他只能繼續搜尋情報。
除了大小災紀這些概念外,剩下沐遊現在最急需的,當然就是傳承任務的情報。
連續釋放搜尋咒的魔力震盪會引起樓頂怪物的警覺,沐遊等待了片刻,待現場散溢的魔力消散的差不多後,這才再次施法,率先搜尋了‘秩序天平’,結果:無。
回溯又搜尋了‘秩序之書’,結果依然無。
隨即不死心的又搜尋了‘秩序之筆’。